##中學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區教育局行政會議精神,繼續探索和完善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為重點,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為內容,以優化育人環境和促進學生六種行為習慣養成為突破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重點工作: 學生的六種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具體工作與措施:
1、認真扎實地搞好六種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六種行為習慣指的是:禮儀習慣、誠信習慣、勤儉習慣、學習習慣、健體習慣和衛生習慣。
(1)深入開展“告別陋習,走向文明”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會等形式倡導道德自律。
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各項行為規范,“管好自己的嘴,不隨地吐痰、不出口成‘臟’;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損壞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亂闖紅燈、不踐踏草坪”。自覺養成珍惜自己、關愛他人、維護社會的良好習慣。
(2)開展“怎樣做一個文明學生”的 主題班會評比活動。學生就禮儀、誠信、勤儉、衛生等四個方面進行 討論。
(3)設立校園文明監督崗,勸阻和警示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開展“文明班級”的評選活動。
( 4)堅持一日三掃、每周一大掃的的衛生制度,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從個人衛生著手促進學生好的 衛生習慣的養成。
(5)培養學生理財觀念,教育學生合理使用零花錢;提倡衣著整潔、樸實。不攀比。
(6)開展學習方法交流活動,各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代表通過學校雙控系統向廣大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心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做好防差轉差工作。
(1)做好學生的調查摸底工作,及時完善學生檔案。
(2)建立班級、年級、學校、派出所四級幫教網絡,幫教重點問題學生。
(3)利用宣傳媒體、地方課程等手段擴大法制教育的影響力,讓廣大師生在思想上能形成共識。
(4)利用家長學校的機會,邀請司法局專家給家長上課,讓家長了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和危害。
3、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加大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力度,提高班主任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法規意識、道德意識。
(2)加大青年班主任的培養力度,通過舉辦講座和培訓班、開設班主任工作論壇、舉行班主任工作技能競賽,全面提高青年班主任從事教育學生、管理班級的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
(3)繼續加強年級領導,充分發揮年級組的教育功能,定期召開年級工作會議,針對各年級的具體情況,集思廣益,加強學生德育工作。
(4)開展校級班主任sp; 業余團校開班; 養成教育月小結。 第五周:法制教育講座; “雙學”活動總結表彰會。
第六周:“講講我的好習慣”主題班會評比; 班主任工作講評。 第七周:科技周宣傳; 文明班級的評選。
第八周:上團課,團積極分子培訓; 養成教育月工作小結。 第九周:“五一”長假 。
第十周:新團員公示; 班主任月工作講評。 十一周:學生“三獨”比賽;(獨唱、獨奏、獨舞) “青春飛揚”——青年教師演講比賽。
十二周:安全教育周; 禁毒工作宣傳; 發展新團員。 十三周:養成教育月工作小結; 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展; 辦事處“中小學藝術節調演”。
十四周:班主任月工作講評。 學習標兵的學習心得交流。
十五周:迎接畢業會考;
辦理畢業生團關系轉換手續。 十六周:養成教育活動總結、表彰。 十七周:復習迎考。 十八周:各項總結上交;
上一篇:教師工作教學優秀計劃模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