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交通運輸管理工作要點 2005年是北京市交通體制改革后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市運輸管理局成立后打基礎、建機制、抓管理、樹形象的開局之年。新的一年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工作非常繁重,市領導和全市人民對此高度關注,我們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
根據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委的總體工作部署,2005年我局運輸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市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圍繞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發展環境這一主線,加強法制建設,完善行業規范,積極探索以特許經營和信用信息體系為主要內容的行業監管方式,大力推進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全面推行全程辦事代理制等優化服務措施,抓好涉及交通運輸治理工程的重點工作落實,不斷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為首都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有力的運輸保障。 按照上述基本思路,2005年主要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法制建設,完善行業規范
(一)抓好3項立法前期工作。一是完成《北京市軌道安全管理辦法》的報送和論證工作,爭取市政府上半年發布施行;二是做好《北京市公共交通條例》、《北京市停車管理辦法》、《北京市水域游船管理辦法》等3個法規草案的擬訂和立法準備工作;三是根據全市行政許可事項清理工作結果,提出修改建議,做好《北京市汽車租賃管理辦法》、《北京市包裝托運業管理辦法》、《北京市人力三輪車客貨運輸業管理辦法》等涉及許可主體和程序變更規章的捆綁修改工作。
(二)制訂、修訂行業規范。重點做好16個行業管理規范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制訂13個,修訂3個)。
具體是:制訂《出租汽車通用技術條件》(標準);修改《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車輛安全檢測標準》;制訂《出租汽車車身顏色規范》;制訂《運輸企業資質等級管理辦法》、《運輸行業從業人員資質管理辦法》、《運輸企業信用考核辦法》、《運輸行業從業人員信用考核辦法》等10個行業管理辦法;研究制訂《公共交通電汽車駕駛員從業資質條件》;修改《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管理辦法》、《游船船舶檢驗辦法》。
(三)開展工作調研。積極完成交通委組織的有關調研工作任務。
在此基礎上,重點抓好7項調研工作:一是上半年重點抓好一個郊區縣衛星城客運交通需求調研,在此基礎上會同各郊區縣交通局提出衛星城客運交通公交線網規劃建議。二是開展公共交通線路發展和客運站功能規劃的調研,為客運市場規范發展提供依據。
三是抓緊停車收費調研,適時提出停車收費價格調整規范建議。四是按照《市區貨運需求調查方案》,繼續做好市區貨運需求專項調查,為解決市區小、快、專需和客車運貨、黑車運貨問題打下基礎。
五是開展汽車檢測/維修(I/M)制度調研,研究建立網絡管理系統,為在北京市實施檢測/維修(I/M)制度做好準備。六是根據我市費改稅工作進度安排,會同有關部門搞好出租汽車運營價格體系的調研和論證,制定出租汽車調整運價方案并穩妥推行,促進出租企業的健康發展。
七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積極做好出租汽車管理體制與機制調研工作。
(四)完善行業規劃。一是根據市政府、市交通委關于我市交通行業總體規劃部署,結合市場需求,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北京市綜合交通規劃》、《北京市道路運輸規劃》中制定涉及我局的基礎性工作。
二是結合運輸行業發展實際,研究擬訂《北京市公共停車場規劃》、《北京市水域游船安全保障規劃》草案。三是修改完善《汽車維修網點布局規劃》。
四是結合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和
(二)整合運輸資源,發揮綜合效能。加快物流園區建設,進一步引導物流集約化經營,推進貨運行業重組,逐步實現搬家運輸企業集約化、規范化經營和液化石油氣的專業配送。
在市區貨運需求調查基礎上,制定有利于削減市區高峰交通流量的集約化、專業化貨物配送和錯峰作業的組織方法。實施引導政策,優化物流企業發展環境,完善重點物流、貨運企業聯系制度,進一步放寬物流企業經營范圍。
配合地稅等部門進行貨運發票改革。研究推廣物流企業與中小貨運業戶合作,提高貨運組織水平。
在北京出租汽車行業建立集車輛養護、餐飲休息等綜合性服務為一體的10個“的士碼頭”,為經營者和駕駛員創造良好、寬松的經營環境。
四、規范行政行為,優化發展環境
(一)創新工作方式,推進全程代理。認真學習借鑒懷柔區政府全程辦事代理制經驗,積極穩妥地引進實施,并把它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
一是根據市政府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結果,對運輸行業行政審批事項進行統一規劃和調整,明確具體的審批范圍、內容和依據;二是在局機關設立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對目前直接受理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實行一口受理、全程代辦;三是在區縣管理處、交通局已經各自實行的“一站式辦公”基礎上,選定
一、兩個單位進行“一口受理,全程代辦”統一模式試點,取得經驗后再在全市進行規范性推廣;四是整合職能,規范運作,對局機關和試點單位直接受理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及運行程序進行重新清理、界定,將原來分散在各處(科)室的對外工作職能進行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全程代理工作程序和機制,并對受理內容、條件、程序、時限等進行網絡公示,同時對相應的機構和人員進行必要調整,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五是建立嚴格的監督約束機制和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全程辦事代理制的實施,同時對各區縣交通局、市區管理處辦事大廳進行相應規范,將運管行業對外審批項目、審批時限、審批依據、工作程序及工作人員統一對外公示,增加透明度,并設立監督電話。
(二)強化依法行政,提高執法水平。一是進一步完善法制工作制度,制定本局《依法決策工作制度》、《規范性文件審查規定》、《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標準》、《行政復議規定》等依法行政制度,促進我局各項法制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素質,以《行政許可法》為重點內容,加強對領導干部和執法人員的日常培訓工作,同時對局機關、市區管理處、郊區縣交通局各級執法人員進行專項培訓、考核和換發*,加強執法隊伍的資質管理。三是繼續推行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重新聘請社會監督員,建立社會監督員監督體系,年底組織對各執法單位進行考核,建立獎優罰劣機制。
(三)理順工作關系,健全工作機制。按照市政府批復我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進一步調整和確定工作職能定位。
從明確部門責權范圍入手,理順部門、單位之間的關系,加強局與交通委之間、局機關各處室之間、機關與市區管理處和郊區縣交通局之間的聯系,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運行機制。各郊區縣交通局、市區管理處也要進一步理順內外部工作關系,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運行機制。
嚴格落實責任制,把各項任務全面分解、細化,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楚,并加強督促檢查。
(四)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注重發揮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和道路運輸協會等行業協會在政府與企業、社會與企業聯系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和行業自律作用,引導協會積極開展有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經營能力的信息、技術交流活動,并及時總結經驗。
積極參與、重點扶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的籌建,主動提供政策支持、工作指導和相關服務,發揮其對汽修企業市場準入、規范服務和機構,理順停車協管員管理體制;制定停車經營者服務質量考核標準,建立停車場經營服務質量考核體系。
(五)加強運輸企業外地從業人員管理。積極配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對各運輸企業聘用的外地駕駛人員全面進行交通法規和從業資格的考核,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準在京從事客貨運輸,考核合格者,一律錄入行業管理信用信息系統,切實加強監管力度。
(六)積極穩妥推進地出租汽車更新工作。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按照出租汽車外觀形象設計原則,推廣使用出租汽車專用車身顏色,并根據車型技術要求有計劃的進行車輛更新工作,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七、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領導班子建設,全面提*部隊伍素質。認真抓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工作,提*部思想*水平。
加大公務員監督、考核力度,明確公務員的行為標準,全面開展公務員和行業管理人員行為規范教育。開展職業道德、優質服務、專業知識、行為規范的教育培訓,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樹立法制意識、廉潔意識、勞動意識和服務意識。
制訂黨委議事規則,健全領導班子科學決策機制,加強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設。
(二)加強機關建設。健全工作制度,理順工作關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運輸管理局各項規章制度和內外部工作運行機制。
加強機關現代化辦公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辦事辦文效率和質量。加強機要保密和安全保衛工作,確保內部安全穩定。
按照市里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積極穩妥的做好區縣交通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教育和思想工作,做到統一思想認識,穩定職工隊伍,堅守工作崗位,嚴肅各項紀律,確保機構改革的順利實施,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開展。
(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
大力開展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廉潔從政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樹立運輸管理部門的良好形象。
(四)加強信息宣傳、信訪和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嚴格按規定收集和報送信息,防止信息倒流。
加大正面對外宣傳力度,嚴格宣傳工作程序,進一步樹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良好形象。運輸局擬在上半年適時召開信息宣傳工作會議。
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監督,按規定要求和時限及時辦復各類信訪件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建議件。完善計劃,落實責任,切實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