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企業文化的幾種載體選擇
最近和很多企業主的一次座談中,說起企業文化,眾多管理者、決策者的一致反映是企業文化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根本不是一個企業的重心。可是當我們談到可口可樂與音樂、百事可樂和足球(體育)、力帆和足球、肯德基(麥當勞)和兒童玩具……時,很多企業主立刻產生了興趣,也表示要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體系。那企業文化應該如何和市場接軌,如何變抽象為具體,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文化載體呢?
旅游(文化)
把企業經營和旅游結合,并且使旅游文化成為一個企業的特色,這并不是旅游公司的專利。實際上,目前企業的很多銷售行為,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和旅游靠攏,特別是購買產品中旅游大獎現象十分普遍。一般來說,銷售到最終產生大獎的周期較長——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對實際銷售的直接刺激,又迎合了新世紀的旅游熱,另外組團旅游的方式企業付出的實際成本并不高,還有就是企業實力和品牌的無形宣傳。
如果把旅游作為企業文化的支撐,首先要建立全球的旅游關系網絡,使組團旅游的成本降到冰點。然后在銷售和服務過程中始終和旅游緊密結合,甚至旅游也是一個再次銷售的過程——比如保健品行業的科普體驗式營銷,家電行業的工業園參觀等,都是一種無形的銷售方式。旅游文化的建立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針對不同產品、不同人群的線路確立,確保旅游旺季對顧客的全心服務,使顧客在最好的季節看到最美麗的風景。
旅游文化還可以推出“故地重游”、“新婚游”、“生產基地參觀”、“焦點追蹤”(和重大事件結合——比如世界杯或者飛黃等事件)等項目,使企業真正成為旅游產業的代言人,長期的旅游行動對企業的宣傳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關鍵是把服務做到無微不至,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知青(文化)
知青可以說是中國特色,也是可以借用的一股重要力量。
當年的知青如今年齡一般在50歲——60歲左右,大部分回城以后已經退休,是保健品行業、超市消費的準顧客。如何把知青文化加以發掘,是很多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
青島,南山百盛超市,一個面積不到3000米的小超市,按規模按位置都不占優勢,竟然使沃爾瑪、家樂福等企業感到無可奈何,其主要原因就是對文化的挖掘——特別是創立了堪稱中國第一個“知青節”,給廣大的知青一個交流的舞臺,聚會的場所,許多失去音訊多年的知青在超市前抱頭痛哭,同時把百倍的感謝回報給了企業,創造了中國超市的許多奇跡(包括單位面積盈利全國第一等),這就是文化的力量,策劃的力量!
中國有近千萬知青,他們有知識、有閱歷、有涵養,屬于能夠自主消費的群體,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社會組織。如果哪個企業把知青文化做到深處,調動中國最優勢的消費主題——特別是保健品醫藥行業,企業的發達是必然的。
國粹(文化)
書法、戲劇、國畫……國粹藝術作為中國文化的優秀傳承,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世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也是跨越時空的,藝術的境界在于心靈的溝通與共鳴,這同樣是銷售的至高境界。所以,借助藝術使企業走向市場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無論是音樂還是戲劇都是基于這樣的原理,以一種媒介實現發展。尤其是國粹目前面臨著資金、人才匱乏等眾多困境,首要原因是市場經濟更注重快速的回報、價值的遞增,而國粹講究精深,需要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和發揚。
企業的社會化決定了企業對現實和文化的關注,短暫的圈錢時代在越來越規范的市場環境中將一去不復返,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是標準和文化。國粹文化是高雅藝術,在民間也具有永遠的影響力。可以這樣說:如果哪個企業如果把挽救國粹(某一項)當作一種使命和責任,并且有合理的運做程序,這個企業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凝聚力。
時尚(文化)
時尚一般來說是一種現象,但對于喜歡潮流的年輕一族來講,時尚就是主流文化。
音樂是時尚,體育是時尚,時裝是時尚,唐裝也是時尚……時尚無定式,時尚也無規則。時裝、寶石、手機……和時尚接軌,企業將引領潮流。
時尚的消費已經超越了產品和價值本身,成為身份、個性的象征。在網絡時代,“酷”、“IN”流行的社會,是否時尚決定了產品是否暢銷,是否會贏得消費者的鐘愛。所以,給時尚定義將成為企業策劃的重要環節——任何概念都是由人來創造和完善的,時尚也一樣。
首先,時尚不是媚俗,里面包含著人類最基本對美麗的追求和對個性的塑造,也是在滿足生活需求以后情感需求的突出表現,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象近幾年成功的TCL手機、淑女屋專賣店、標榜發藝等,無處不是時尚的影子,顯現出時尚的價值和魅力。
小結:企業文化的載體和產品息息相關,和企業追求的目標緊緊相連,但是企業文化的推廣也任重道遠,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兩樂”的實力和媒體支持,所以,重要的是堅持灌輸和潛移默化的引導,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建立健全企業文化,通過合適的載體使企業文化具體化、人性化、系統化。
上一篇:中國企業需要什么價值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