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回到家,放下書包,吃完晚飯,便和媽媽一起來到社區戲場看戲。
戲還沒開場,戲場外就已停滿了車子,擺滿了小攤。走進戲場,只見戲臺上鋪了地毯,放上了桌椅,拉上了幕布;臺下人山人海,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聚在了戲場里,等待著戲劇的開始。
“咚——咚——咚”,聽到鑼鼓的敲打聲,大家像聽到了上級領導的命令,一下子都聚集在一起。幕布拉開了,臺上的戲人甩著長長的袖子,捋著那長長的胡子。武生不是翻幾個跟頭,贏得了一陣陣的喝彩聲。臺上小旦唱得淚汪汪,臺下老人也不時地抹眼淚。臺上演得若是哀戲,臺下老人要么搖頭嘆息,要么兩眼淚汪汪;臺上演得若是喜事,臺下老人也有說有笑的。因為,只有這些老人才看得懂這些戲劇。
戲場里,看戲的小朋友都是來湊熱鬧的,大人們也只是陪著小朋友一起來湊熱鬧的,而真正來看戲的,或許就是戲場里認真坐著的老人。正如戲臺上的那幅對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臣父子均是梨園弟子;哭裝哭,笑裝笑,打裝打,鬧裝鬧,哭笑打鬧上下一片熱鬧。
上一篇:綠色青奧,從身邊做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