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地的表決已經進入倒計時。南京申辦代表團8日抵達國際奧委會所在地溫哥華,南京市民則以焦急的心態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表決結果。
青奧會旨在聚集世界范圍內所有的具有天賦的青年運動員——參賽選手的年齡應在14歲到18歲之間——以組織一項具有高度競技水平的賽事;此外,還應該在奧林匹克精神方面成為一項具有教育意義的項目,讓青年們從運動中收獲健康的生活方式。
1月8日,國際奧委會正式公布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城市評估報告,認為南京的競賽場館相對比較緊湊,擁有舉辦大型賽事的經驗,申辦預算方案與申辦報告中允諾的服務水平基本一致。就在上周,國際奧委會給南京發來正式通知,墨西哥瓜達拉哈拉退出申辦,申辦城市由原來的3個變為2個:南京和波茲南。
波茲南是波蘭的一個工業城市,城市規模和現有場館條件、經濟支持能力等都與南京有很大差距。很多人因此認為,在南京舉辦2014年青奧會對國際奧委會來說風險最小,南京條件最好。
但是,南京市卻非常低調地表示:在國際奧委會舉行122次全體委員會議前,南京與波茲南誰能勝出,很難預料。
當我聽說南京市成功申辦青奧會后,作為2014年青奧會的主人,我無比激動!
語言是友誼的橋梁。2014年,假如我是一名青奧志愿者,要同來自異國他鄉的外賓進行交談。我現在正努力學習英語,我要讓外賓們感受來自中國的友誼,親眼目睹中國學生的風采。
讓我們行動起來,為青奧喝彩,為南京加油,人人爭做青奧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