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文學(xué)寶庫中瑰寶,它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情感,是文學(xué)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已和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我的不解之緣那可要從我會談詩起——“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亦,浮萍一道開。”我望著湖水,突然聯(lián)想起兒童偷蓮的畫面,變脫口而出。
這時我便起了個疑問:“爸爸,這里的小娃指的是作者楊萬里嗎?”爸爸語重心長的回答:“傻孩子,當(dāng)然不是,這是楊萬里所看見的,作者在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寫的,就像寫作文一樣,有自己的感受,所以讀詩還可以從詩人的表達方式讀出當(dāng)時語氣!”我隱約聽懂,我后來一首首的學(xué)詩,明白了爸爸的話語。后來,我學(xué)著去讀一些關(guān)于兒童的詩,楊萬里寫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盡深,樹叢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從中可以看出兒童的天真,追到菜花園里,不見影,那是因為菜花和黃蝶顏色相同,難以分辨。還有《船安仁》中的有句詩似乎可以反過來讀:怪失無雨都張傘,不是摭頭是使風(fēng)。
這兒又可以看兒童的天真、聰明,居然用傘當(dāng)帆,使船前進,真是一個聰明的想法,使我不得不佩服。我就是這樣一首首詩小詩,而且詩完詩后,還回試著去了解它們蘊含的意思,去容人其中去“看看”這一幅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