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和家長的陪同下乘大巴車去臨淄考察齊國的歷史文化。我們先是到了恢宏壯觀的齊都歷史博物館,接著來到了仰慕已久的齊景公殉馬坑。跟隨導游進門,迎面有一個四十平方米的大廳,正面墻上掛著方位圖,右側墻上掛著國家領導人前來參觀的照片。
走過中間的大廳,有一個通往殉馬坑的門,走進去順著臺階下去,就可以參觀殉馬坑了。殉馬坑大約深度兩米,106匹殉馬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里面,聽導游講,這是其中的六分之一,大概共有600多匹殉馬。從殉馬的骨骼看,殉馬都是5—7歲的壯年馬,當時馬是處于昏迷狀態下,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
馬分兩行,前后疊加,昂首側臥,四足蜷曲,成奔跑狀態。像是準備隨時作戰一樣,只要聽到戰鼓一響,還會四足騰空。在古代馬是當時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四匹馬拉一輛戰車,600多匹馬可以裝備150輛戰車,相當于一個小諸侯國的全部軍力。
可見春秋五霸之首的齊國經濟是多么的發達,軍力是多么的強盛啊。來到資料室,壁畫示意圖,很是詳實。墓主是齊景公,他在晏嬰的輔佐下,在位58年,是齊國執政最長的一位國君。
他特別喜歡馬,在宮中有專門給他養馬的人,據說他的愛馬死了,還要處死養馬的人呢。當我目睹了這鮮活的歷史,被深深的震撼了。在古代,人的生命還不如一條戰馬。
在返程的大巴車上,我陷入了對歷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