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五篇參考
三年級英語老師要注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盡可能讓學生形象的感知語言,形成一定的英語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一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這些學生都是第一次學習英語,以前基本沒有接觸過英語,要求他們從基礎開始學習,所以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養成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始終保持高昂、積極的熱情。從上學期的期末成績看,這個班的語文、數學學科成績較差,因此,要從根本上解除他們學習差的顧慮,向他們講明英語是三年級的起始學科,要想學好英語并不難,只要從現在開始,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大膽說,積極做,努力唱,就能學好英語。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特別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這些閃光點,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然后逐步提高他們的成績。這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對班里一部分優秀學生要教育他們不要驕傲,不要以為自己的語文、數學成績不錯,就不用努力了。這樣認為就錯了,要教育他們英語同其他學科沒什么聯系,要從頭開始,同其他同學展開比賽,比一比,看誰學得,記得快。
總之,要通過種種手段和方法,對他們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各方面教育,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勇往直前,不甘落后,這樣,使他們處在一種比學習的氛圍之中,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分11個模塊,內含一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情況下,第一單元呈現本模塊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單元提供若干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或小詩。在這一冊,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所以設計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的語句,主要內容包括:問候并回應;詢問姓名、年齡、地點、物品名稱,并給予回答;數字1---12;談論人、物品、地點、動物;表達自己的喜好等。所有內容都是依據語用、語境和語義相結合的原則而呈現的,通過學習讓學生結合語用和語境掌握語句和語詞的基本語義,逐步獲得最基本的運用英語的能力。
這冊教材編寫的總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冊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能力。貫徹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把知識和技能目標融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從而體現教材提出的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的總思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起始階段采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說唱中體驗語言,在輕松愉快的行動中輸入語言,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表演中學,從而為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順利地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知識結構:
這冊書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還特別設計了學習評價的欄目,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有效地增進他們的自我評價意識,以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
興趣是的老師。為了突出興趣激發,教材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小學生的需求,如學校、家庭、飲食、玩具、動物、顏色、數字等。語言材料真實地道,活潑有趣,讓學生易學樂學。教學形式強調多樣化,其中包括對話、歌謠、小詩、歌曲、游戲、活動、繪畫、剪貼等,使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中感知語言,習得語言。
重視雙向交流。這冊教材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滲透。如:本冊第一模塊安排了greetings,通過學習這一模塊,使學生了解東西方國家的人們在見面時的問候習慣是不大一樣的;第四模塊安排了colours,結合學習顏色的詞匯,讓學生辨認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國旗的式樣與顏色;第五模塊安排了numbers結合學習聽詞,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的幸運數字;第八模塊安排了friends,結合學習詢問年齡,讓學生知道在西方國家,對小孩子可以詢問他們的年齡,如果對成年人,尤其是婦女,就不能這么問,因為那是很不禮貌的。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聽、說、認讀109個單詞(包括文具、人體部位、顏色、動物、職業、數字等6個話題),并能簡單地運用。
2、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
3、能聽、做、演8個游戲。
4、能聽、做25個tpr活動。
5、能唱8首歌曲。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多設計tpr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用語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五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熱愛,養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態,形成運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的初步能力。
四、教材重難點:
1、重點:
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能聽、說、認讀一些常用單詞,并能簡單地運用。
2、難點: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準確、流利地運用到日常交際中去。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利用學生已知的外語,如:hiokbye-byetvvcdcctv等,告訴學生我們雖然沒有學過英語,但已經會說不少的英語了,給學生一份驚喜,一個成功,讓學生們感到學習英語很有趣,從而激發他們渴望獲得更多英語知識的_。
2、會話教學:
要融會話教學于情景表演之中,讓學生在表演中練、在交際活動中用。
3、詞匯教學:
要充分利用游戲形式,使用實物或卡片,讓學生更好地認知這些詞匯,注意單詞發音的示范性教學。
4、階段復習:
要多采用一些學生樂做的游戲,如:指指說說游戲、會話綜合表演、快聽快找句子、單詞接龍游戲等。
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二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三個班的英語課,在新學期開始之際,為了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了解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按單元形式整體設計和編寫,采用“教案式”編排體系。全書共6單元,2個復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教師可自由地選擇并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全書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圖,設計新穎活潑,生動有趣。本教材的設計與編寫體現了對傳統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比較、分析和研究多種國內外小學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博采眾長,取其精華,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有選擇地、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一)本冊教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包括動物、食品、數字、同學、家庭成員、數字等6個話題)的單詞,并能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演游戲;
4)能聽、做TPR活動;
5)能學會書中的小制作
6)能唱書本里的英文歌曲;
7)能聽、說、唱書中的歌謠;
8)能完成8個形成性評價活動;
9)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10)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1、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
2、活用四會句型,
3、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二、教學目標
1、強調語言運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功能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注重能力培養力求用生動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目標鼓勵學生能動思考,主動做事,自動調整學習方式發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能。
3、突出興趣激發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小學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融合學科內容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并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如語言材料之中。
6、重視靈活擴展運用有效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充分發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
7、實現整體設計運用整體系統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階段的順利過渡。
三、學生分析
三(一)班共有學生36名,其中男生20人,_16人。三(二)班共學生36人,其中男生16人,_20人。三(3)班36人,其中男生18人,_18人。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用語和一定量的詞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1、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形成學習對話的良好氛圍。
通過復習與新授對話內容有聯系的已學過的對話,為新對話教學作好輔墊,并可以以此導入新對話教學。從而達到以舊引新,更好地為新授打好基礎。對話的方式可以有:教師與全班對話(個別學生也可),或是讓學生問候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
2、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場景,表演對話。
在教學對話前為學生設計場景,營造氛圍,誘發學生的語言動機。讓學生發言,教師稍稍加以引導,將他們的句子串聯成對話。請學生跟讀。然后操練幾遍,便可讓學生在設置的場景里進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而下面的學生當“觀眾”并打分,并請打分的同學說說為什么打這個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更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怎么說?對不對?應帶怎樣的表情?怎樣演會更好?學生無論是表演的還是看表演的,都會在打分時找到他們需要的答案。
3、通過娛樂、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小學生中,就是在高年級的學生還是非常愛玩。我們可以利用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在對話教學中,設計各類競賽、游戲。讓學生在比中學,猜中學,玩中學,唱、跳中學。如:藏卡片、快看快說、快聽快指等。印象會特別深。
4、注重在教學中,運用手勢。
把一些單詞、短語、甚至是句子與手勢或是肢體語言相結合,讓學生全身活動,手腦并用,即加深了記憶,又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三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有三個班,這些學生因初步接觸英語,對它有些陌生也有些好奇。學生中大部分的人都積極主動的英語交朋友,大膽的去說去練,因而這些學生在三年級上半學期中英語上有一定的進步。但也有少數學生不重視和怕學英語,而使英語成績不好。在新學期里我會主動接近并了解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英語的興趣,去認真的了解和學習,從而能在新學期里取得好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樣活潑,很符合該年齡階段的兒童。教材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體現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上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貫徹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的宗旨,現將教材具體分析如下:
1、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體系編寫。話題、功能、結構、任務四個方面緊密聯系、融為一體,既吸取國外教材注重交際、情景真實的優點,又發揚國內以往教材結構清晰、系統性強的長處,以利于學生在掌握語言基本結構的同時獲得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句型不是通過機械性的單句操練進行教學,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對話之中,力求使學生在操練句型時就學到現實生活中有交際價值的語言。
2、內容淺顯易懂、重點突出,題材結合實際、貼近生活,語言正確規范、真實地道,插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比較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
3、采用循環式編排方法,較好地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點面結合、不斷復現"的原則。
4、在安排詞語和語法項目時采用了"早滲透"和"重積累"的方法。所謂"早滲透",是指某些詞語和某個語法項目在進行正式教學之前,先在前面課文中少量出現,使學生對之有所接觸和了解,以便正式學習時比較容易領會和掌握。所謂"重積累",是指把已學過的詞語或語法與教授內容結合起來,以舊帶新,溫故知新,逐步擴展,不斷積累。
四、教材重點和難點
1、能按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三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五、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4、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5、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寫。
6、活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進行整合,重組,降低難度。
六、實施方案
1、激發學生的學___,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多說多練。
3、規范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引導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四
一、 復習目標
通過系統地復習,讓學生能扎實地掌握本學期所學的單詞、句型,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通過總復習,讓全體學生特別是中下等學生能扎實地掌握本學期的知識點,全面提高班級的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復習內容
1、每單元的單詞、詞組、句型。
2、以wh—開頭的特殊疑問句。
3、常考的試題題型,包括聽力部分的題型和筆試部分的題型。
三、具體措施
1、把好全體學生的單詞關,每個學生都必須能背誦要求掌握的單詞。
2、設計練習,把每單元的句型重點復習并鞏固。
3、根據教育局教研室發的考試題型,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
4、重點輔導中下生,堅持做好課后的個別輔導。
四、關注“學困生”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多與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情況。
2、堅持做好課后的輔導工作,及時做好檢測工作。
五、時間安排
6月15日---6月18日 復習Unit7-12
6月19日---6月24日 復習Unit1-6
三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五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級的英語, 一部分學生思維敏捷,且對英語學生比較感興趣,學生課堂表現積極、主動,樂于參與,樂于表現自己(尤其以女生為主)。但大部分學生尤其是男生基礎較差,而且生性比較懶惰,不要背,不要讀,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他們的接受能力,給他們適當壓力,想辦法幫助他們盡快提高,打好英語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新教材共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A,B,C,D,E,F六個部分。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重視靈活擴展,實現整體設計。吸收了當今國內外把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的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適合我國英語教學基本狀況的模式和方法。總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三、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聽、說、讀、寫26個字母,并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1、融會話教學與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實物、頭飾、卡片、chant 等來幫助進行單詞教學。
3、利用讀寫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單詞書寫的指導。
4、注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盡可能讓學生形象的感知語言,形成一定的英語思維。
5、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6、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英語貫穿學生的生活中。
五、教學進度計劃
第一周 Unit1 How are you?
第二周 Unit1 How are you?
第三周 Unit2 Are you Lingling?
第四周 Unit3 What colour is this balloon?
第五周 Unit4 Look at the T-shirts.
第六周 Unit4 Look at the T-shirts.
第七周 Unit5 What time is it?
第八周 Unit6 How many pens are there?
第九周 Unit7 Is this an orange?
第十周 Unit7 Is this an orange?
第十一周 Unit8 I like a sunny day.
第十二周 Unit9 What’s the weather like?
第十三周 Unit9 What’s the weather like?
第十四周 Unit10 Is he a farmer?
第十五周 Unit11 What’s he?
第十六周 Unit11 What’s he?
第十七周 Unit12 I go to school by bus.
第十八周 Assessment I & II
第十九周 Have a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