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完了《爸爸、媽媽、我和“她”》這本書,它是一本哲理小說,是一個關于外國普通家庭的故事。作者記錄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家庭生活:愛發問的小男孩,沉默的媽媽,喜歡回答問題的爸爸,還有稱她為“她”的妹妹,以及與這個家庭發生關系的一切——爺爺奶奶、鄰居……同時散發著家庭生活的溫馨。
這也是一個孩子對生活的思考。小男孩“我”帶著莫名的驚詫,觀察著周圍的世界,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宇宙人生、生命無常、道德倫理、自我認知的困惑。可以說,《爸爸媽媽我和她》啟發了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對孩子樹立良好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有一定幫助;同時也喚醒了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使他們重新認識和發現身邊的兒童,是一本同時適合孩子和成年人讀的好書。讀起來輕松、可愛,最重要的是,具有一般成年人不再擁有的哲思與理想,是一部把內心刻畫得淋漓盡致的文學作品。我覺得書中的一個小段落就可以讓你得到啟發,我就收到了不少啟發,如在作者的筆記一中,作者提到妹妹安妮學說話的趣事。
她叫所有的樹“樺樹”,叫所有的動物“貓”,餐具都是“盤子”,家具都是“椅子”,稍微離開身體的部位都說成“耳朵”……這種現象告訴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將學到的知識看成是全部知識,這樣不但自欺欺人,還使自己的知識范圍狹小。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尋求新的發現,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加廣闊!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我們在生活中應該細心觀察身邊的細節,從中得到啟發。另外,我們也要盡力糾正自身的小問題,這樣生活會更美好!
上一篇:讀《原來如此的故事》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