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經說過:“用偉人的事跡激勵孩子,遠勝于一切教育。”細心琢磨一下,我覺得這句話講得實在太對了,雖然我還沒全部看完,可我卻明白了人生的許多道理。這本書就像海倫。凱勒所說的:“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每次看完一個故事,往往我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個故事的內容,可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砸鍋風波》。
孫中山小時候叫帝象,他家非常貧窮,可他“人窮志不窮”,加上他脾氣倔強,輕易不服軟,所以很少有人欺負他。他還十分勇敢,有主見,即使很怕父親,可在他被豆腐秀押到父親面前認錯時,他仍然認定自己是對的,堅決不承認自己做錯了。我要是有孫中山一半的勇敢就好了。
記得上次阿姨帶著小表弟到我家玩,因為阿姨和媽媽有事要談,所以媽媽讓我帶著小表弟上樓玩。這個表弟,你別看他外表憨厚、老實,可他是“披著羊皮的猴子”,可調皮了。剛上樓,他就開始翻箱倒柜,把屋子弄得一團糟。“啪!”什么東西碎了,我回頭一看,完了,這家伙居然把前些天剛買的花瓶給報廢了,這時,媽媽聽到響聲趕了過來,看著亂糟糟的房間,地上散亂的花瓶碎片:“怎么回事?”媽媽生氣地問。我剛要回答,表弟立刻跑到媽媽跟兒前說:“阿姨,是表哥干的,他說要給我東西看,所以把房間弄成這樣,還說給我演孫悟空,沒想到一下把花瓶打碎了。”我急忙解釋,媽媽嚷道:“好啊!呆會兒在收拾你!”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呀!
孫中山,我真應該向你學習那種輕易不服軟的精神,不然下次我又要被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