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紗窗叫醒了我。我像往日一樣走著路去上學,只是多了幾分哀傷。學校在我眼中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經過了無數春夏秋冬還以擁有那份純真,還是充滿了歡聲笑語,她在我心目中是那樣耀眼那樣嶄新……可是,我卻要告別這份純真,迎接我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
跨入校園后,每走一步,都感到無比沉重。步子邁入教室,看見與我往日嬉鬧的同學,又想到即將于她們分別,心中像被刀子割了幾千刀,幾萬刀。坐到那原本屬于我的位子上,血液像泉水般涌出,它跳動著,流淌著……每一滴都代表著我與同學美好的回憶,經過多日的匯集,才變成今日著波濤起伏的大海。
抬頭望著窗外,風兒吹動樹枝,仿佛在與我告別,鳥兒依舊棲息在那棵大樹上。我不禁困惑道:鳥兒為什么可以常居在自己的家園,而我們為什么要分別呢?
良久,老師過來與我們道別,我們用不舍的目光望著老師那熟悉的面孔。老師在講臺上深情地講述著以往的點點滴滴,同學們沒有了往日的喧鬧與不屑,取而代之的是那飽含淚水的眼睛。過后,有的同學們三三兩兩的在擁抱,有的在一起寫著同學錄,但相同的是,大家都在期盼著放學的鈴聲慢點響起。可分別終究要分別,我們始終要走出這個教室,告別這些同學,邁向新的學校……走出母校最后一步,我回過身最后看了一眼校園,最后默默說了一聲:“珍重!”
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起朱自清在《匆匆》里寫的一段話: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在再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啊!有誰能告訴我,童年時代為什么一去就不再回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