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聽到媽媽說起這句話:“人做不好,就沒有資格做學問。”就在這句話的引導下,我努力學習如何做人。這句話,也同樣引導著、教育著媽媽的許許多多的學生。記得有這樣一件事。那年,在媽媽教的學生里,有一個學生,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還老交那些狐朋狗友,動不動就逃課,天天都不學習。
面對這樣的學生,媽媽并沒有放棄,她找到各種時機與那位學生耐心交談,可不管媽媽怎么勸他,給他講道理,他都不聽,還頂撞媽媽。媽媽雖然生氣但是當她回到家,仍沒有灰心沒有放棄,她主動打電話和那位學生的父母聯系,商量如何來教育這個孩子。一天晚上,媽媽做完了家務,疲憊的坐到沙發上,她端起水杯剛喝了一口水,這時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她放下水杯趕緊快步走到電腦桌前,拿出幾張信紙寫起來,我好奇的跑過去,定睛一看,原來媽媽是在給那位學生寫信。媽媽眉頭緊皺,埋頭認真地寫著,有時又抬起頭直視前方好像思考著什么。
當我迷迷糊糊的睜開朦朧的睡眼,看見媽媽臥室的燈還是明晃晃的,“這么晚了,媽媽怎么還沒有睡覺?她一定還在琢磨那封信呢吧”。第二天,當那個學生看完媽媽精心給他寫的那封信后,他被媽媽的愛心和誠心深深地打動了,他給媽媽回了一封信,不僅感謝媽媽給他的付出,而且還讓媽媽監督他今后的表現。就這樣,在媽媽的努力下,那位學生一天天的開始發生著變化,媽媽每次提起他時不再是眉頭緊鎖,而是滿臉的欣慰。一年后,這個已經畢業了的學生為了報答媽媽,送來了一幅精美的繡品。他在和媽媽聊天時我就坐在他們旁邊,那個學生誠懇地對媽媽說:“史老師,雖然我沒有考上大學,但是我現在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很喜歡我的工作而且干得還不錯。
您知道嗎?我的現在都是您給我的,如果不是您,我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謝謝您!”這就是我的媽媽,她是一個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老師;值得我永遠去愛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