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4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農村有個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包清明餜,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吃過早餐,看見奶奶和媽媽早就忙開了,她們一會兒炒陷,一會兒揉面粉。大約過了半小時,奶奶就動手包了起來,她不但攥得快,而且個個圓鼓鼓的。呀!奶奶這一手真夠絕的。她熟練地取出一小塊面粉放在左掌心,隨即用右掌心對著輕輕地把面粉揉成圓形,接著在圓形中心處按一個小洞,用右手拇指套在小洞里,利用拇指與其余四指逐漸把小洞捏大捏深,形成一個凹形,然后用勺子在凹形內裝入事先炒好的陷,最后把凹形的洞口擰緊,并在洞口處輕輕一按就交給媽媽了。媽媽干的卻是下一道程序,就是把奶奶包裹的面團再放入印板內使它成形。
看著他們配合得這么默契,我也想試一試。奶奶一口就答應了,要我學做她的第一道程序的活兒。我趕緊卷起袖子,洗了手,圍好圍裙,學著奶奶的模樣動手干了起來。可是,才包了兩個,個個都露了陷。我急著問奶奶:“奶奶,你這招是怎么會的?”奶奶笑著說:“我是從小練出來的。你要從小學會自立、自強,勤學多練。不過,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與技巧,不能蠻干,包清明餜也是一樣。”奶奶接過我包的清明餜,她一邊修改,一邊耐心地給我講解動作要領,還不斷地鼓勵我不要灰心,只有知難而進,才能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走得更順利、更歡暢。經過奶奶的指點,我再次試了試,真的比原來好多了。這時,奶奶和媽媽都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道:“我家傲雪真聰明,一學就會了。”聽了他們的夸獎,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今天,我真高興,因為已經學會包清明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