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小主人去上學,大人們也去上班了。
屋子里只剩下一盞電燈和燃燒過了的半截蠟燭。“唉,兄弟,你一天到晚都在桌子上,不悶啊?”電燈神氣活現地說。
“我覺得自己現在很好。”蠟燭一字一頓地對電燈說,“哪像你啊,整天掛在墻上!”
話音剛落,電燈就怒氣沖沖的:“哼!主人可喜歡我了,每次只要一按開關,我就會發亮,為主人服務!”
“切!你神氣什么呀?要是停電了,你不是照樣不會發光?起碼我可以為主人服務,要是沒有了我,主人不知道該怎么辦呢!”蠟燭用譏諷的口吻回答道。
“你不是也一樣嗎?要是主人不給你點上火,你也不會發亮的!”
他們爭得不可開交。
碰巧,小主人回來了。他問主人:“爸爸,什么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優點無需用華麗的語言去裝飾,也無需用隆隆熱烈的行為去詮釋。同時,要學會欣賞對方,要用心靈的真誠去修筑……”爸爸語重心長地說。
頓時,屋內鴉雀無聲。電燈和蠟燭慚愧地低下了頭,似乎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