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師常常教育我們:“一雨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自從我讀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我才更加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雖然出生后遭遇不幸,但以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接受了生命力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創造了偉大的奇跡。
在她19個月的時候,因為一場病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后,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的橋梁。她變得古怪、粗暴、無禮,直到沙莉文老師走進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睜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
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順利從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畢業,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處奔走,建起了一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事業造福。海倫用愛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需要她幫助的人。
海倫·凱勒的行為感染了我們每個人,讓我們學會了堅強,用樂觀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去戰勝一切困難,微笑著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