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媽媽得了很嚴重的感冒,高燒一直不退。為了不把感冒傳染給我,媽媽盡量減少和我的接觸,我只好自己削蘋果吃了。
平時看媽媽削蘋果,刀跟蘋果像粘在一起似的,三下五除二皮肉就分了家,挺簡單的,肯定難不倒我。我拿起刀和蘋果,該從哪里開始削呢?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沒看出什么名堂。管它呢,反正皮都要削掉,從哪里削都一樣嘛。
咦?這刀像故意跟我作對似的,一點都不聽使喚。媽媽削出來的蘋果皮是連著的,而且粗細均勻。削好后的蘋果皮是皮,肉是肉,又白又光滑,別提多誘人了。可無論我怎么削,削出來的皮都像用指甲掐下來的一樣,連皮帶肉不說,還老斷。一個蘋果我竟然削了整整半個小時,就這樣還被我削得“遍體鱗傷”,渾身布滿“彈坑”。面對這樣的蘋果,誰還會有食欲呀!
唉,平時媽媽總是把蘋果削好、去核,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插上牙簽送到我面前。我總以為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今天看來一點也不容易呀。
我想了想,把蘋果也切成了小塊,再插上牙簽,送到媽媽的病床前。媽媽看著這些坑坑洼洼的蘋果塊,竟然激動得把我一把摟在懷里,也不怕傳染了。我很慚愧,因為,原來這樣的小事就能讓媽媽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