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祖國喜迎60華誕,我把去年發到手中的這本《復興之路》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為的是了解祖國的發展軌跡,見證祖國六十年坎坷歷史,輝煌成就。
《復興之路》這本書詳細地寫明了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60年中,中國所走過的坎坷歷程。此刻,無數個動人畫面在我眼前仿佛組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電影。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三個片段是:荊江分洪工程、談判桌上的勝利和海爾“神話”。
在荊江分洪工程這個故事中,涌現出了許多勞動模范。比如:特等勞動模范辛志英。她在工作中帶領她的婦女隊創造了每天碎石1.38立方米的最高記錄;勞動模范譚銀翠,她為了工作遲遲推延結婚期。由于過度勞累,她在一次推斗車搶運南閘急需的鋼材時,昏倒在斗車路軌上,因而被后面的斗車軋斷了左臂,但她還是十分堅強地對人們說:“我雖然失去了左臂,但我還有右臂,還可以為工程建筑出一份力量。”這是一個多么堅強的女性,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在她的身上得到了體現。這些平日里看似柔弱的婦女,其實她們的力量往往是不可低估的,有的婦女一個人可以頂十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這正驗證了一句古語:“誰說女子不如男”。
而在《談判桌上的勝利》這個故事中,鄧小平爺爺向英國首相撒徹而夫人提出中國“一國兩治”的偉大構想,并且與這位英國的魅力首相據理力爭,在鄧小平爺爺的伶牙俐齒面前,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徹而夫人也敗下陣來。這次談判取得了圓滿成功。這可真是揚眉吐氣的時刻。
在海兒“神話”中,主人公張瑞敏在海兒集瀕臨破產之際,為表他要狠抓產品質量的決心,當眾毀了76臺質量不和格的海兒冰箱。工人們看到后都心痛不已,從此以后他們奮發工作。如今的海兒已經成為了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生產商和中國家電第一品牌。
幾個故事可以充分顯示出中國的崛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國不再會被別人壓迫,中國站起來了!”
看完《復興之路》,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看到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我能深深體會到今天中國的強大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辛勤的耕耘者、拓荒者、建設者,他們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我也認識到我們這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一個個催人奮起的故事,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感動著我,是的,正是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祖國的開拓者和建設者,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是民族復興的基石,他們是人民的大救星。“國富則民安”。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