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樹的“香味”》這篇經典美文讓我受益匪淺,作者是矯友田。文章采用了時間先后的順序,詞句優美,運用了對比法,心里描寫,動作描寫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文章主要講了,”我”家院子長著一棵香椿樹因此每年春天都可以和鄰居一起分享香椿樹的嫩葉經鹽水鹵過的鮮美的菜。
可是有年夏天,沿海的家鄉遭遇臺風,那香椿樹只剩下半截禿樹干。盡管“我們”一家精心呵護,最終香椿樹還是枯死了。一天,“我”和伙伴們在村頭玩,發現了酷似香椿樹的便把它帶回家。
可在爸爸的指導下才發現這只是模樣和香椿一樣的臭椿,且還散發著臭味。
最后,“我”越看越不順眼,終于忍不住了,干脆把它連根拔起,折成幾段扔到了一邊。父親見了,倍感惋惜,因為臭椿渾身是寶,它木質堅韌,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它的根。皮果實都可以入藥,我聽了也很后悔。
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記得四年級,班里有一位同學,他穿得很樸素,甚至有些丑陋,因此給了不好的印象。班里的同學幾乎都不理他。直到有一次測試,他竟以高分名列前茅。
我從此對他刮目相看,漸漸的接近了解他,發現他還有許多的優點值得學習。正如文中所說,不能以貌取人:我們看待一個事物,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不能因為百分之一的缺點而否定百分之九十九的優點!
上一篇:上海世博開幕式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