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喜鵲留一些柿子》是一篇蘊藏著深刻道理的文章。這篇文章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在韓國北部的鄉村里有很多的柿子園。一些經常來這兒賣柿子的商家發現,每棵樹頂上的柿子雖然又紅又大,但是都不摘下來。這是怎么回事?于是商家便向農民請教,結果當地的農民都說:“這是給喜鵲冬天吃的。”
商家們聽后百思不得其解,喜鵲和柿子怎么能搭上邊呢?還是一位年老的農民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喜鵲是優秀的滅蟲能手,如果不在樹上留些柿子,喜鵲在柿子樹上過冬就沒了糧食,就會凍死。喜鵲死了,那么蟲子就會泛濫成災,柿子也自然全被當做了蟲子們的美餐,全被吃光了。其實在日常生活里,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但是城市就這么大,車位自然就成了個“老大難”。一天,我們出去玩。到了樓下,只見前面有幾個人正站在兩輛汽車前激烈地爭吵著。
這是怎么回事?我上前打聽才知道,原來一位車主把車子停在巷子靠右的地方,而左邊留出的車道比較小,只夠行人通過,而巷尾正停著另一輛汽車,想出來,可怎么也出不來?就這樣兩位車主為這事爭吵不休。我想,如果第一位車主停車時,看看巷子里還有沒有車子,即使沒有車子,也要把車子往里走一走,要留出可以進出的車道,方便其他車輛進出。這樣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了。
正如給喜鵲留一些柿子一樣,給別人留下余地,就是給自己留有余地;給自己留有余地,就是給自己在關鍵時刻留下條退路。可如今,人們只顧自己的利益,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別更別提留下余地了。如果人人都給別人留下余地,這個世界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