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圖上的祖孫倆多親熱呀!”看了這幅畫的人都這么說,其實她們不是一家人。
老奶奶住在一個小山村里,已經八十五歲了,是位苗族烈士家屬,她唯一的兒子死在了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全村人都把老奶奶看做自己的親人。
村里還有位善良勤快的小姑娘,名叫英子,上小學六年級。自從聽了媽媽講的故事后,沒次放學都去幫老奶奶做家務。
有一天,是個雙休日。英子早早地來到老奶奶家。她喂完雞和鴨,就去把床單、被套及衣服放進背簍里,背到河邊去洗了。
因為被套布料較粗糙,英子才搓兩三下,就把手搓紅了,但是想起了媽媽的話:“老奶奶的兒子,為了保護祖國犧牲了,所以老奶奶也是我們的親人。”英子越想越有勁,最后把被套擰干了。
英子回到老奶奶正要曬衣服時,老奶奶回來了。看到洗好的衣物,又看到了英子凍紅的小手,感動的一把抱住英子,撫摸著他的臉說:“你真是個孝順的孩子。”英子聽了害羞的說:“百善孝為先,我只是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
說完,她們像祖孫似得抱在一起。看,老奶奶笑得連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了,像湖水一樣,漾起波紋。再看英子,滿臉含笑,粉紅色的臉頰像涂了胭脂死的,好看得很。
啊!多么感人的場面呀!她們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