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讀有關地震知識與歌頌老師相關的課文,所以我讀得比平時更加認真、仔細,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每一次都全身心投入的讀。譚老師為學生而英勇獻身的高貴品質,永遠記在我的心中。
《最后的姿勢》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在5·12大地震的瞬間,譚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學生,學生們活了下來,自己卻英勇獻身的感人事跡。體現了譚千秋老師在危難之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
但我讀到“他雙臂張開,趴在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護住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這段話時,被譚老師那以學生安危為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貴品質深深地感動了!師生對比,一方是血肉模糊,一方是安然無恙,從中可以看出譚老師在生死抉擇的那一刻,心里只有他的學生,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安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要為集體著想,為別人著想,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
在我讀完第二自然段的:“下午兩點多,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同學們講‘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國家著想……’”我知道了:這段話寫的是譚老師在給同學們講“人生的價值”但這也是譚老師做人的標準:“大公無私、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梢娮T老師正用他的學識、人格影響著同學們。在學習中,我們也要以身作則,態度端正、嚴謹,做一個好學生,像潭老師那樣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
讀完文章,我掩卷沉思:“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這一句話記錄了譚千秋老師救護學生那一瞬間的姿勢,同時透過這一姿勢,讓我看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以為舍己救人的老師形象,贊美了他偉大而崇高的精神,“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在生活中,我們處處能夠看到像譚老師那樣的人,他們都很平凡,但正是這平凡鑄就了不平凡!正是這些人,讓世界充滿真情,充滿愛,正是這些人,讓我們擁有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