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靜靜的夜晚,我手里捧著那本海倫·凱勒寫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專心致志地看起來。我的心中熱血澎湃,“啊!海倫·凱勒可真偉大!”許久,我都無法從這種沉重的心情中解脫出來,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海倫·凱勒的身影。
我仿佛看見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在她的生命中只有19個月的光明和聽覺,在她的童年中充滿了黑暗和寂靜;我仿佛看見一個不見光明,在黑暗中通過觸摸各種物品,然后,讓老師在自己的手掌上寫下單詞,來認識這個物品和單詞。再通過觸摸別人的口唇,掌握唇型,說出這個單詞。她有時為了不得一個單詞,要觸摸莎莉文老師的口唇無數遍,甚至手抬都抬不起來。就是用這種讓常人難以想象的方式,學會了五國語言;我仿佛看見一個通過常人百倍、千倍地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學,并以驚人的毅力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仿佛看見海倫·凱勒以畢生精力,到處奔走演講,并激勵那些殘疾人不要失去活下去的勇氣,還建立了一家又一家的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海倫·凱勒的一生雖然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她用頑強的精神學會了多國語言,閱讀了大量書籍,用豐富的知識點亮自己,也照亮了別人。她用不幸和頑強書寫了生命和毅力。
我與海倫·凱勒相比,生活在有聲有色的光明世界里,真是幸福啊!殘疾人能做的事,我更應該能做到。海倫·凱勒給予了我勇氣、信心和希望……
上一篇:《狼牙山五壯士》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