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時間。
時間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它既不慷慨地多給人一分,也不吝嗇得多給人一秒。每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86400秒,然而在同一時間里,有的人能學到豐富的知識,而有的人學到的是少得可憐,甚至到老也是一事無成。這是因為人們對事件的態度不同,有的珍惜,而有的浪費。最近,我在《閱讀黑馬》這本書中讀到一篇文章——《流浪漢與時光老人》。這篇文章主要講一位流浪漢,小時候賭錢、逃課虛度了光陰,大了之后十分后悔,時光老人很同情他,給了他一次機會,把他變回了小時候。
可流浪漢重蹈覆轍,看到別人在學校門口賭錢,還是忍不住賭起來,最后依然一事無成,直到生老病死。古往今來,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非常地珍惜時間。宋代詩人陸游能做到“待飯未來還讀書”,顯然“帶飯未來”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但是只要積少成多,就能讀不少書。陸游正是憑著這種不浪費一分一秒的精神,一身讀了許多書,寫下了上萬首詩。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也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革命導師列寧、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都是珍惜時間、愛護時間、善于利用一分一秒的典范。
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特別寶貴。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大好時光,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和各種技能。“莫等閑,白了少年頭”,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吧!努力!請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