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四口人:爸爸、媽媽,姐姐和我。我的家是和睦的,我的家是溫暖的,我的家是幸福的。我的家既是社會小細脆,也是一處避風港。但在幾年前,我對家的感覺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我的家原來在長汀縣農村鄉下。為了生活,我爸爸東湊西拼向別人家借錢,參加駕駛員培訓。經人介紹,我的爸爸來到三明某市屬機關單位開小車。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買不起商品房,全家就租住在這個單位閑余的宿舍里。雖然居有定所,但因為是最底層,春天的時候,一墻之隔的院子里春光明媚,而我家卻是陰暗、潮濕,地板上、墻壁上全是小水珠,就是穿在身上的衣服都透出一股難聞的霉味兒;夏天,水溝里的臭氣直沖鼻孔,蒼蠅,蚊蟲不請自來;秋風一吹,做飯的煙氣直徑室內竄,整個房間煙霧騰騰,是霧里看花,而且彌漫飯菜味道;冬天時候,總感到冷冰冰的,似乎是少穿了衣服。更可氣的,家中只有一臺小電視機,我愛看少兒節目,爸爸愛看“老片”,媽媽愛看戲劇片,姐姐愛看港臺片,四個人經常為頻道鬧得不可開交。連我身上穿的衣服,寬容、長短,不是根據我的體形而定,而是由別人實際情況而定,因為大部分是左鄰右舍孩子穿后退來的雜牌舊貨。那時候,放學后,我不愿意早回家,平常也不愿意在同學面前談起我的家,更不愿意邀請同學到我家作客。因為那時候,我的家真是太寒酸了。
現在,我們搬到了下洋新購置的家里。我的家可真是舊貌換新顏:臥室、客廳,吃飯廳寬敞、明亮;破舊不堪的家俱不見了蹤影,全被整套嶄新的歐式家俱取而代之,我自己臥室內書桌、桌、椅高低比例協調、規范,在這里完成作業,感到輕松、舒坦,而不是以前伏在木板拼湊的窄小“桌面”上,腰酸背疼的。客廳、臥室都安裝了冷暖空調、電視機,夏天不愁熱,冬天不怕冷。看電視、調換頻道,隨心所欲。我身上的衣服,再也必看別人家的“顏色”了,而是根據自己需要,NBA牌的運動服,奧特曼牌的運動鞋應有盡有。現在,我的媽媽也不需要漂洋過海到國外打工掙辛苦錢。她在三明市內做事,待遇也不低,每逢休息日,一家人聚在一起,盡享天倫之樂。同學們到我家玩,對我的家贊不絕口,我聽后心里甜滋滋的,像是喝了蜜糖水。我再不害怕人家知道自己是進城農民工的兒子。放學以后,我巴不得早點到家。因為現在我的家真是太棒了。
談到我家的變化,爸爸總是喜上眉悄,樂哈哈地說:“我們趕上了好年代,是黨中央富民政策、親民政策,我們才有了用武之地。”我在切身體會家中可喜變化的同時,從內心感激黨中央英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