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四周一片寂靜,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逐漸進入了夢鄉。我點起蠟燭做作業,窗外,一陣微風吹來,跳動的火苗閃了幾下,蠟油像一串斷了線的珍珠滾落下來。
我停下時手中的筆,注視著蠟燭,想到很多很多。蠟燭在燃燒,火苗在閃,它犧牲了自己,為別人帶來了明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無私獻身。唐朝有位詩人說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它們都是為別人帶來好處,卻不求回報。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在戰爭時期,周恩來南征北戰,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解放后,他被人民選上了總理,仍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一次,周總理審閱文稿到深夜,他卻叫別人去休息,自己在批閱文稿。周總理休息的時間很少,經常工作到很晚。身體累垮了、累病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一生不正是像這燃燒的蠟燭嗎?
看著縮短的蠟燭,我想起了路邊的清潔工,他們每天都把路面打掃得像鏡子一般明亮,而一些身上體面,內心骯臟的人卻把瓜子皮扔在地上,同時又說清潔工臟,但清潔工卻不嫌棄,仍然把地面打掃得很干凈。
這種奉獻精神不也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嗎?深夜,蠟燭流完了最后一滴淚。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