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討厭鴨子。每次我興高采烈地回四平看親戚的時候,它都會影響我的心情。
看吧!它又一搖一擺地走出來了,姿勢別提多難看了。它不像豐子愷筆下的那只高傲的“鵝老爺”,也不像老舍家的那愛子如命的母雞,倒像一只笨頭笨腦的狗熊。討厭!
可是,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鴨子的壞印象。
有一天,我和哥哥、姐姐又來到了農村親戚家。看看小狗,它的尾巴搖得歡著呢,依然那么生氣勃勃;再看看鴨子,它的眼睛怔怔地盯著我們,“咯咯”地傻笑,讓人忍不住說:“有什么好笑的?!”
不知什么時候,小狗跑到了鴨群中。鴨子們并沒“逃之夭夭”,而是跑到鴨寶寶面前攔住小狗。
我不禁贊嘆道:“真像老舍所說的那樣,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
一連幾天,我都在靜靜地觀察鴨子。
有一次,母雞和鴨子在比賽下蛋。書上說,鴨子忠厚、老實,下蛋時心特別靜。鴨子真有傳說中這樣的良好品質嗎?我故意大叫一聲,母雞驚慌失措地飛了出來,而鴨子卻“風雨不動安如山”。鴨子頗有大將軍風范,臨陣不亂。我的半信半疑變成了深信不疑。
公鴨吃飯也很紳士呢!公鴨先吃六分飽,然后尋覓著哪個“鴨子小姐”沒吃飽,它便把盆叼過去,做一個“請”的動作。“鴨子小姐”點點頭,便吃幾口公鴨的飯。
鴨子善良、友愛、合群,我不討厭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