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
天云:如果順應變化,隨變自適,而不固執妄行,能夠做到這樣,自然是無處不悠然自得,無處不逍遙。
自得,是一種心態。無處,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超越人生禁錮的大境界。
也許你會一笑了之,當作無稽之談,認為這是像莊子那樣的大圣人才會達到的。確實并非人人都能成為賢才,但有志之士中又必有賢才,因為他們先行一步。
又也許有人總是埋怨路途坎坷,走的太累,便會放棄。曾經有位女同學就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可卻正是因為這樣,前方的路越泥濘,踩下的腳印才越深刻。
鶯啼雀起,剛出芽的楊柳拂過水面,如蜻蜓點水般掠起一點、一波,如璐的水珠滑過了楊柳兒那細潤的指尖。接下來,便是一片靜,一片“無處不自得”的靜陶冶了這兒的一芳一秀,使這兒愈加美麗了。
孜孜不倦,以書為友,忘卻從前的記憶,記憶中的失敗與痛苦。靜下心來,享受學習的樂趣,自然是一味良劑。自古萬念皆從心中出,人生百態,以一顆自得之心去面對,觀苦悟苦,方能知樂享樂。讓“無處而不自得”成為人生的歷練之言,錘心之行,笑對人生。
無處而不自得——它是放飛心扉,感知生活最好的苦茗。旋緊神經,努力學習的我們,更應該以這樣一種心態去面對今后的高考,面對今后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吾云:苦心經營,不若笑對人生,自得其樂。正可謂平生攜璐明梁苑,而無處而不自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