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年正月的一天,刺骨的北風“嗚嗚”地刮著,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位老人躺在自家的床上,不顧病痛,細細地觀察著自己收集的巖石標本,在大腦中想象著,論證著,計算著……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逝世時是五十六歲,而他一生有30多年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有一次,他去黃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當地人告訴他有些地方積雪齊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根本無法上去。但徐霞客沒有被困難嚇住,他拄了一根鐵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勢越來越陡。山坡背陰的地方最難攀登,路上結成堅冰,又陡又滑,腳踩上去,就滑下來。徐霞客就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腳踩著坑一步一步艱難地攀登。為了行動方便,他沒戴手套,兩只握著冰冷的鐵杖,凍得幾乎沒有知覺。冷風從面頰滲到骨髓,清水鼻涕也流了出來,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整個人都撲到了冰上,寒冷的堅冰粘住他的手,他忍著刺骨的冰冷,用自己的體溫把冰一點一點融化。等他把手拿起來的時候,手心里已經慘白得沒有一絲血色了……
但這些困難都沒能阻止徐霞客前進的腳步,他經過不懈的努力,以對自己旅游事業的無比熱愛,一步一步走向了山崖的巔峰!
徐霞客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青年時,他忍受著守舊者的譏笑與指責,毅然投身地理考察事業;中年時代,他不避風雨,不怕狼虎,以野果充饑,以清泉解渴,游歷了19個省、市、自治區;晚年臥病在床之際,他還翻看自己收集的巖石標本;臨死前,他手里緊緊攥著考察中帶回的石頭。他用了一生的時間來實踐年少時立下的那個宏偉的志向: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