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那么一個國家,它被其他國家笑為空有五千年歷史的落后國家;曾經,有那么一個國家,它的國土被其他國家任易分割;曾經,有那么一個國家,它的人民被其他國家的人民嘲笑為“東亞病夫”……然而如今,它變了,變得強大起來,變得讓其他國家無比向往,向往它的本土風情,向往它的本土文化,更向往它的五千年歷史,它,就是中國!——題記
中國,它有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有星羅棋布的飛翔在外太空的人造衛星,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現在的繁榮昌盛,是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才換來的。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毕氡卮蠹乙欢ǘ悸犝f過這首“鐵人”王進喜即興寫的小詩吧在這樸實的詩句里濃縮的“鐵人精神”,被中國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傳誦至今。讀著這簡短而又意味深長的詩句,我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媽媽為我描述的大慶油田第一次噴出石油的場面:工人們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用“手拉肩扛”的方法安裝鉆機,又用“盆端桶提”的方法運水保開鉆。在工人們連夜苦干了五天五夜后,油井終于噴出了石油。正當人們歡呼的時候,王進喜卻已帶著被鉆頭砸傷的右腿,一瘸一拐地和工友們向第二口油井奔去。
“10、9、8、7、6、5、4、3、2、1,發射!”伴著這扣人心弦的倒計時,人們的心一下子緊張了起來,但一聽到宇航員叢外太空傳來的報平安聲時,這絲緊張便被激動給蓋過了。這似乎是中國每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時必有的場面,但誰叫不論是2003年楊利偉代表中國首次飛翔在太空中,還是2005年費俊龍和聶海勝完成了中國首次多人多天航空飛行,或是2008年翟志剛實施了我國第一次空間出艙活動,都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睜開你的眼睛……”這時,不知誰家放起了《明天會更好》這首歌,是呀,明天會更好,只要我們竭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