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們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說起了他們童年生活的點滴。他們的童年生活跟我們小時候很不一樣,但是幾十年以前的生活現(xiàn)在聽起來一樣非常有趣,但也令人心酸。
爸爸的童年是在農(nóng)村度過的。那是20世紀七十年代,由于當時老家很窮,爸爸兄弟三個,奶奶去世的早,家里生活條件很差。雖然爺爺省吃儉用,也不能滿足一家人基本的溫飽,好在爺爺當小學(xué)教師能掙點兒工資,勉強能維持生活。爸爸說他小時候很瘦,平時基本上沒吃過肉,逢年過節(jié)才吃一次肉。老家只有三間秫秸房,一家人擠在一間房里睡覺。冬天天氣冷,家里可沒空調(diào)什么的來暖和,只好多蓋點舊被子;到了夏天天氣熱,爺爺就想辦法在場院搭個棚子,爸爸非常喜歡,經(jīng)常在里面睡覺。媽媽說小時候穿的衣服爛個洞就補補丁,有時到新年姥姥才買塊花布做件新衣服,還舍不得穿。因為家里窮,姥姥做的新衣服總是又肥又大:上衣下擺垂到了膝蓋,袖子包了手,褲腳在地上拖著可做掃把,穿在身上絆手絆腳的,樣子看起來很滑稽。我問媽媽:“為什么姥姥總給做那么肥大的衣服呢?”媽媽說:“做肥大是為了能穿更長的時間。其實,等衣服穿著正合適的時候已經(jīng)很舊了。”
爸爸和媽媽的童年讓人心酸,而我的童年卻是過的如同神仙般的生活。我現(xiàn)在住的是大高樓,我有自己的房間,房間里有我自己的書櫥還有一臺電腦,房間也裝扮得非常漂亮。吃飯更不用操心了,每天媽
媽都會做很多營養(yǎng)又好,口味也好的食物,比如牛肉啦、雞蛋啦、牛奶啦從來都沒缺少過,有時不樂意還不想吃飯,這時爸爸就會說:“真該送你到偏僻的山村里去,讓你體會一下怎么受窮挨餓”。現(xiàn)在我被爸爸媽媽養(yǎng)得健健康康的,我從不會餓著,也從沒有品嘗過挨餓的滋味。
我的衣服多得一個大衣柜都裝不下,都是名牌的而且還很好看,有些新衣服居然都沒有穿過。我房間里有一張舒服、寬大的床,房間里還安著空調(diào)。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fēng)刺骨的冬天,都能睡好覺。
爸爸說就是因為他發(fā)憤讀書才考了上學(xué),脫離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村生活,所以他對讀書看的很重要。我從小爸爸就教育我“上好學(xué)、多讀書”的思想,他還給我報了架子鼓興趣班和乒乓球興趣班,一有時間爸爸就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總之,對我有好處的事,爸爸媽媽就舍得為我花錢。對比爸爸媽媽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充滿了陽光,爸爸媽媽的童年卻過得那樣的艱難、辛苦,但爸爸媽媽卻從來沒有嫌棄過他們童年的生活,每當他們談起這個話題時,總是興致勃勃。30多年我們兩代人的生活簡直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不正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寫真照嗎?今天我生活在這么美好的環(huán)境里,我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努力去學(xué)習(xí),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去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