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啐啐啐”一個人在口袋里掏呀掏,掏出一雙手套并迅速戴上了,然后抄起一根棍狀物,向前走去……“呯!”“啊!”傳來了物體撞擊聲與女孩的尖叫聲,然后是一陣審問:“你怎么能這樣?”“我不是故意的。”“還敢狡辯,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可別弄錯,這不是什么偵探故事,也不是什么警匪片,而是我們生活中真實的一幕,不信?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這星期四,我們學校組織了六年級學生進行包餃子比賽。一個小組的男同學為了保證餃子衛生,特意戴上手套,至于那根棒狀物自然就是搟面杖了。那位同學在搟面時一陣失神,差點兒把做好的餃子給搟了,幸虧一位女同學眼疾手快,及時把他的收一拉,男同學猝不及防,搟面杖自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女同學則叫了起來,于是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咦?那邊那個魁梧的身影不是我們的班主任程老師嗎?走近一看,果然是他,他怎么也來湊熱鬧了,看他那手忙腳亂的樣子,估計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呀!相比之下,謝老師的動作就顯得麻利多了,和面、搟皮、包餡兒,干凈利落,一氣呵成,看來程老師要多多努力哦!
當其他同學正而活朝天地干著時,有幾位同學也悄悄行動了起來。一個男同學在動聽的音樂的“掩護”下,來到第二小組“借”餃子餡了。誰知,現在正是餡料緊張的時期,二組人員早已加強了“防守”,他的手剛伸出去,就被另一只手抓住,并一把揪了出來。“怪不得我們的餡料少了這么多,原來是被你‘借’走了。”“我還是第一次來‘借’呀!”“恐怕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吧!還有,前一次是不是你拿的?”“不是!”“還敢嘴硬!……”可憐這位同學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還替別人背了黑鍋,看來是百口莫辯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們懂得有付出才有回報,更讓我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