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也叫中國功夫。“功夫”這兩個字的意思是指通過長時間的艱苦磨練才能達到某能力或成就。為了讓我體驗到這種堅強和吃苦的精神,了解中國的少林武術和佛文化,暑假時,我們去了——少林寺嵩山游覽記嵩山少林寺旅游。
早上8點鐘我們從鄭州的賓館門口上了去少林寺的旅游車。我們沿著專用的鄭少高速,很快就到達了少林寺。路上我們看到了很多武術學校,據說有近百家。學員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來自全國各地。最大的學校有1。8萬名學生。在那里的街上看到的人百分之四十都是練武的。
進了大門口以后,我們先觀看了武術表演。少林武僧們向我們表演了十八般武藝。他們個個身體強壯,敏捷,動作迅速,粗獷有力。他們表演了少林拳法、棍法、槍法、刀法、劍法,還有三節棍和長鞭。看得出他們一定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艱苦鍛煉。我也練武術,但跟他們簡直就是太沒有辦法比了。我會向他們學習,更加努力訓練。
接下來,我們就游覽了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寺。他的建筑布局是個典型佛教寺廟。歷史上曾多次被燒毀和重建。少林寺里的和尚不但念經,而且還習武。歷史上多次卷入了政治而產生沖突,就像連續劇《少林寺傳奇》中描寫的那樣。在少林寺的后院部分有一個大殿,以前的和尚曾經在這里練武,地上被他們踩出了深深的凹坑。可以想象得出當時他們長期練武的情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從寺廟出來不遠處就是塔林。每個塔實際上都是以往的高僧的墳墓。那么多的塔使人聯想到了年代的久遠。河對面就是五百羅漢堂,那里有神態各異的各種羅漢塑像。我們到那里看了一下,沒有做太多停留。
和我們同行的旅客中的一家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們是一家美籍華人,一個母親帶兩個小孩,大的有十一二歲,小的有九歲十歲。因為那個大的總是牽著他媽媽的手,一只腿有點瘸(以后才發現他根本就不瘸),嘴里不停地抱怨。午飯時,我們和這家人坐同一張桌子。那個小的向我表演了一個魔術,我也向他表演了一個。他們是從洛杉磯過來的,總共要在中國待上一個月。那個大的飯吃得很少,他的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她這個孩子被慣壞了。
飯后我們要去上嵩山。沒走多遠,那個大兒子便不停的抱怨太累了,走不動,口渴,一定要停下來買水喝。現在我還很清晰地記得他用幼兒的腔調喊著:“Mummy,I"mthirsty!Ineedtodrink。Mummy,I"mtired!Youdon"tevencareaboutme!”我真替他感到丟人。他們停下來買水喝,掉了隊。
我們正準備買上嵩山的纜車票的時候,他們趕了上來。那個母親說,小兒子的錢包和日記忘在了餐桌上了,需要導游幫忙找。就這樣,他們離開了隊伍,回去時也沒有見到他們。我覺得這兩個小孩就是沒有經過好好的鍛煉的小孩,他們怕吃苦,依賴大人,不能把自己的東西保管好。結果他們也不能夠開心地旅游。我可不想像他們一樣。我要鍛煉好自己的身體和意志。
纜車的路徑很長,有幾公里。纜車下面的山谷雄偉壯麗,風景很美。山谷很深,兩邊的山梁很陡,有的地方有回聲。纜車把我們直送到山頂。嵩山號稱“中岳”,有大約1500米高。山頂上修有棧道。棧道很長,彎彎曲曲的。它沿著山壁而建,非常險峻。我們沿著它行走,上坡下坡。山壁看起來很特別,它直立,陡峭,險峻。它的層次條紋是豎向的。它高大離奇,感覺很特殊。打一個噴嚏,就會有多重回音。我們沿著懸崖峭壁行走,走了好遠,好像走不到盡頭似的。其他的游客早就不見了,只有我們還在不停的行走。因為我們在地圖上看到有鐵索吊橋,想過去看一看。
走了有一個多小時了,我們又累又渴,可還沒有看到吊橋。還有一個小時旅行團就要在少林寺門口集合了,時間來不及了。有人告訴我們再往前走20分鐘就到了,可是我們只能往回趕了。我們在棧道上狂奔,路上的游客奇怪地看著我們。到達山頂纜車站時,半小時的急速奔跑使我們幾乎虛脫了。這使我聯想到戰場上潰退被追的國民黨逃兵精疲力盡的樣子。乘纜車下山后又急速奔跑,終于趕在預定時間前到達會合地點。我把這次“強行軍”當作是一次向少林功夫精神的學習與訓練。
我們在晚上8點鐘順利地回到了賓館。我隊今天的旅游很滿意。少林寺武僧的刻苦訓練的精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那兩個小孩使我看到了反面的例子。“玉不琢,不成器。”我現在更能夠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