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愿奴隸的人們……”又聽見了清翠宏亮的國歌聲,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中國近年來的歷史。
康乾“盛世”后,歷史進入19世紀,清王朝逐漸顯出衰敗的景象,卻對同時期西方世界發生的大變動漠然無知,“帝國自大”長夢不醒。西方列強則借助堅船利炮,實行殖民掠奪政策,大肆傾銷商品,向中國步步進逼。英國又以其占領的印度為主要生產基地,向中國東南沿海大肆走私鴉片,掠走巨額白銀,中英矛盾激化,最終成為爆發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在鴉片戰爭前40年中,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不下40萬箱,掠走約2億兩銀元。湖廣總督林則徐在給道光皇帝的奏章中指出:若聽任鴉片走私泛濫,數十年后,中國將“幾無可御敵之兵,且無可充響之銀”。1838年底,道光帝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將2萬箱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得知中國嚴厲禁煙,英國政府企圖用大炮轟開中國大門。2月下旬,英國攻擊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與敵血戰。戰斗從下午一直持續到晚上,官兵們個個奮不顧身,同敵人展開肉搏,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英軍攻占廣州后,一路北上,先后侵犯廈門、定海等地。1842年8月,英軍兵臨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求和,同英國簽訂了喪權侮國的《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清政府賠款2100萬銀元,割讓香港島;開放廣州、廈門、福州等六個地方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中英協定關稅等。繼而再通過《南京條約》的附約,英國又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經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簽訂完與英的喪權侮國《南京條約》后,又先后與俄國簽訂了《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幾十個不平等條約,割讓領土總面積約達151萬多平方千米。后又讓德、法、美、日、俄等八個國家進軍皇宮。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奧、西、荷、比等11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有: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不許清組織具有反帝性質的組織。
八國聯軍的風波是過去,但是戰爭的腳步還是步步逼近。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日本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緩和國內社會矛盾,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
1929年9月18日晚,駐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后,又出現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等許許多多個大大小小的事變。
1932年11月,日軍侵占上海后,分兵3路西進,圍困南京。12月13日,南京淪陷。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
日軍進入南京城后,進行血腥大屠殺,用活埋、集體屠殺、刀劈、火燒、水溺等慘無人道的手段屠殺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日軍所到之,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為廢墟,南京城成了一座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日軍兇殘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了中國和世界人民的極大憤慨。
1940年8月,為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兵力,在綿延5000里長的戰線上,對華北日偽軍展開以破壞鐵路、奇襲據點為主的大規模反擊戰,這就是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
1945年5月,德國西特勒法西斯徹底失敗。歐洲戰場的戰爭結束后,反法西斯各國加強了對日本的進攻。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向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侵略軍發動全線進攻。8月9日,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最后一戰》的聲明;10日,延安總部命令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裝立即向敵人展開全面反攻,迫使敵投降。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同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歷了八年的艱苦斗爭,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中國經受了許許多多的侵略,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中國的科技文學與思想文化。
中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在不斷的一點一點的進化。從竹子到白紙,從隋唐之際的雕版印刷術到現代電子印刷;從唐代的火藥到現在的導彈;從戰國時期的“司南”到當今世界的指南針,四大發明問世后,就開始逐漸進化。科技進化的還有很多,多得不可計數,就象天上的星星一樣。如張衡地動儀和地震探測儀;渾儀、簡儀與人工衛星;算盤、算籌與計算器;結繩計事與電腦等。
中國古代的詩經、唐詩、宋詞、歷史小說等至今還廣為流傳于世界各地。
被孔子整理編定過的《詩經》被后世奉為儒家經典;屈原的《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文學家以楚辭為基礎創造出了半詩半文的綜合文體——賦。西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東漢張衡的《二京賦》都是漢賦中的佳作。
明清小說數量繁多,體裁多樣。在眾多作品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最為著名,它們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司馬遷的《史記》也十分著名,魯迅先生曾稱贊道:“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為了能夠早日一雪前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本分的文化知識,多讀一些中外文學著作,多認識一些文學名人,多知道一些中外的歷史知識。周恩來總理曾說過:“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我們也應該領會這句話中的深刻含意。中國的希望就寄托在我們這代人的身上了。我堅信我們九零后一定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央央大國;讓別的國家不敢再輕視我們;讓他們一個個都來瞻仰我們中國;讓雄雄高唱的國歌聲永久的在天空中——回蕩。(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