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大人們可真是疼愛,不讓他們做任何事,孩子們想做的事也一定會帶他們去,要吃什么也馬上去買,真可謂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過著現在快樂富裕生活的我們,又會有多少去問大人們的童年呢?又有多少人去了解他們的童年呢?
媽媽說過——她小時候,還沒有過計劃生育的規定,所一外公外婆生了六個孩子,媽媽排行老四,那時的大人重男輕女,由于舅舅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一家人處處都讓著他,有時舅舅與幾個姐姐打架,外公外婆也總是幫著他。那時侯,飯桌上有葷菜的人家算是很富裕的了,而媽媽她們是有時候買葷菜,買來的葷菜吃完后,放在碗柜的上一層,媽媽和姐姐們都會去偷吃。這些菜都是媽媽的奶奶做的,外婆由于在生了大姨媽后,還沒做好月子就去工作而造成了駝背,所以家里都由媽媽和幾個姨媽在打掃。
那時上學的學費只要3元錢就行了,由于家里沒有錢供媽媽讀書,就算有錢也要供下面兩個妹妹、弟弟讀,所以媽媽也只讀到初中畢業。那時去上學,零用錢只帶上五角,就可以夠用一個月了。
而我們現在的生活呢?大人心中也不再有重男輕女的想法,生個男孩當寶貝,生個女兒當千金。現在在飯桌上添幾道葷菜,添個啃得雞也不足為奇。
學習更不用說,只要我們開口,大人什么條件都能滿足,唯一的愿望就是讓我們考上大學。
兩相比較,我才覺得自己好慚愧,太不珍惜這幸福的生活了。現在我知道了,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應該善于發現和珍惜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