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居然在外婆家遇到了一個外國朋友,她是阿姨北大的同事。
那天,在眾多客人中,我首先看到她,打量了一番:高高的個子,該有一米七五吧。一頭長長的金發,藍藍的眼睛閃爍著熱情的光芒。她主動告訴我,她叫Sheila,來自加拿大,還拿出鋼筆在紙上畫了一片可愛的楓葉。Sheila示意我作自我介紹,我硬著頭皮疙疙瘩瘩地介紹著。妹妹自恃認識幾個字,擠進人群,好奇地問:“是哪個喜,哪個拉?”大家哈哈大笑起來,我連忙制止她,說:“我們兩國語言習慣是不同的。”妹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也漸漸放松起來,主動問Sheila幾歲了。Sheila看看周圍,過了幾秒鐘,才輕輕回答。我猛然想起老師教育我們,不要輕率詢問外國朋友年齡、工資一類的隱私問題。我尷尬地站在那兒,倒是Sheila大方地拍拍我的肩,糾正我“sh”的發音。妹妹終于可以插話了,她拉拉Sheila的衣袖說:“我就叫你喜阿姨吧。”笑聲再起。
吃飯了,阿姨介紹說Sheila不喜歡吃生海鮮,可她偏偏獨愛吃海蜇,還問這長在什么樹上的。Sheila還自豪地介紹加拿大的甜品——蜂蜜脆餅,情急之下中文夾雜著英文拿起桌上現成的食物比劃。吃完飯,外婆客氣地說:“你慢慢吃。”Sheila不解地問:“我是不是吃太快了?”笑聲再次四起。
午飯后,我打起了羽毛球,早已忘記媽媽叫我多向Sheila討教英語。誰知Sheila已坐在一旁開始翻閱我的英文雜志,指出一些拼寫錯誤的地方,并用筆一一改正過來。見Sheila那么認真,我不好意思地走到她身旁,跟著她學了起來。她夸張的語調,搞笑的動作把小妹妹也吸引過來。
現在,Sheila已經回學校了。我多么盼望暑假快些來到,Sheila能再次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