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陰沉沉的,早春的風吹在臉上冷嗖嗖的。今天吃過早飯,我和爸爸一起去姐姐家。路上,我看見田野上一片枯黃,偶爾有幾株調皮的小草從田地里探出半個淺綠色的小腦袋,農民伯伯已開始勞作了,見到眼前的情景,我不禁想到了剛剛從網上搜集到春天的兩句古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旁邊一根又高又粗的大煙囪拔地而起,象孫悟空的金箍棒那樣直上云霄,深深地把我吸引了。
“爸爸,平時我畫畫的和奶奶家見到的煙囪都是短短的,這根煙囪為什么造得那么高那么粗呀?”我摸著小腦袋好奇地問爸爸。“那是磚瓦廠的煙囪。”爸爸邊說邊指著一堆堆磚頭,“那磚可以泥土一定要經過火爐的燒烤才能變硬,磚瓦廠煙囪高大,那爐火的溫度就高,這樣造出來的磚硬質量好。”聽了爸爸的這番話,不竟讓我聯想到今天早上隔壁阿姨生火爐時,她給火爐也戴上一頂高高的帽子。只見戴上高帽子的爐火一下子竄了起來,一顆顆小火星象是夏天晚上的螢火蟲,不斷地從帽子上飛出來。想到這兒,我興奮地告訴地爸爸,造高煙囪也象是生爐子戴高帽子,這樣爐子更容易生著。
回家后,我又迫不及待地上網查找大煙囪的秘密。終于讓我明白了,煙囪造得越高,上面的空氣越稀薄,而火爐的位置是固定的,這樣一來,它們之間的空氣就產生了拉力,通風就更強了,不僅節省了燃料,而且也提高了爐溫。看到了這段文字解釋后,我真正懂得了大煙囪的秘密。我想: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你善于發現,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一定會得到許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