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爸媽媽在上海工作忙,沒法帶我,就把我送到老家—-連云港市的白皂村,讓爺爺奶奶帶我。所以,對于我這個長在農村的孩子來說,家鄉對我來說并不陌生。
在我的記憶中,爺爺家的房前終年是泥濘不堪、塵土飛揚的路面,還夾雜著土疙瘩和石塊,只要是下雨天、下雪天,人的雙腿雙腳沾得都是泥巴;路上行駛的大多是自行車和牛拉車,偶爾會有拖拉機駛過,我胳膊上的這個疤痕就是那個時候留下的。那時,我剛學會走路,乘爺爺奶奶沒看好的時候跑出去玩,結果被石頭絆了一下,衣服弄得臟兮兮的不說,胳膊上還被碰得裂了個大口子,到現在還留著疤痕呢!當時,把爺爺奶奶疼的要命,直罵:“這條破路!這條破路!”
現在,家鄉的變化可大了。你看,爺爺家門前的泥濘路面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面,門前的葡萄、蘋果和棗子伸手就可以摘到;路上不時穿過的是小汽車、摩托車、電動車和各種實用的農機車;規劃整齊、紅瓦白墻的小洋房是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們文明程度也有了提高,院落打掃的干干凈凈,房前屋后不見了雜草土堆,垃圾都清理到村尾的那個大垃圾池里了,就連農具都不見在院落中隨便放置,陽光撒進屋子里更顯得窗明幾凈,看,幾位叔叔正在計算機上看致富信息呢!吃的是自來水,用的家電真是一應俱全,做飯還用節能的沼氣,既干凈環保,又節能方便;以前大家洗澡,只能在夏天到渠里去洗洗,現在可好了,有了太陽能,想什么時候洗就什么時候洗。以前爺爺總愛和一伙老年人圍在大門前下象棋,現在好了,村里建起了文化中心,既可以下象棋、打撲克,還有健身器材可以鍛煉身體呢……
農村的變化真是說也說不完啊!美麗的港城,我的家。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把你建設的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