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它是我的家鄉。它非常美麗,非常繁華。聽大人們說,30多年前,這些景象,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改革開放30幾年來,贛榆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昨天,贛榆的道路是那樣泥濘、坑坑洼洼,人們住的也是低矮的小平房……如今,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柏油路代替了以前的泥濘小路,一棟棟住宅代替了往日的小平房……贛榆的變化真大啊!以前,人們常常一家六、七口人躋在一間小平房里,那些小平房不單狹小陰暗,還破爛不堪。一到下雨天,房子里的碗罐就得“全線”出動……現在,一棟棟住宅代替了往日的小平房。住宅不僅漂亮、舒適,還很堅固,不會漏水。
在30幾年前,大多數人眼中的目標只是人力自行車,那用三角架撐著兩個圓轱轆的車兒曾打動多少人的心。在當時,“鳳凰”、“永久”自行車算是奢移品了,幾百元的價格讓人們望而卻步。90年代初,人們的代步工具換成了摩托。90年代后半期,國產轎車以不可抵擋之勢進入普通百姓家庭。如今錢包鼓起來的贛榆人,準備買汽車的人很多。不少微型汽車的價格相當于摩托車的最高價,所以,擁有一輛轎車,對贛榆人來說,不再是夢。
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來,贛榆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全縣開設了十多條的公交線路,和幾十條專線,解決了人們“外出難”的問題;以前,人們的普遍穿著基本都是藍布工裝,一件毛料中山裝就就算是高檔貨了。而現在,人們的穿戴大大的改變了,運動裝、休閑裝、西裝比比皆是……
贛榆,這30年里的變化,真是太多了,說也說不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把贛榆建設得更加繁華、美好!
我愛我的家鄉——贛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