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布置給我一道作文題《我與長輩比童年》,可把我愁壞了。長輩的童年是什么樣,我可不太清楚啊。我把我的難題說給爸爸聽,爸爸說:“你打電話給爺爺,我們召開個童年專題座談會吧?!?/p>
座談會參加人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
首先發言的是我:“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鄙人今天鄭重的邀請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參加這次座談會,關于各自的童年,請各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鄙人將不勝感激,感謝我們的八輩祖宗!”我模仿春晚上丫蛋的話語,把大家都逗樂了。
爺爺先談起了他的童年。也許是年紀大了,爺爺的話有點啰嗦,我簡單的歸納了一下,大致如下:爺爺是山東人,從小家里人口多,吃飯的嘴巴也多。為了吃飽飯,爺爺七八歲就去田里挖紅薯,吃紅薯稀飯。
“紅薯好吃耶,我喜歡吃紅薯!”我插嘴道。
“傻孩子,天天吃紅薯啊,簡直難以下咽哪?!睜敔攪@道。
我不信:“再難吃,也沒有雞蛋難吃吧?”想起爸爸天天逼我吃雞蛋,我就痛恨不已。誰知大家對我這話只是笑,并不反駁。
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就問爺爺道:“爺爺你那時上學作業多嗎?”“作業???一點都沒有!因為爺爺根本沒讀過幾天書。”
“???不用上學???那簡直幸福死了!”想到我天天成堆的作業,我一臉神往的羨慕。
這時爸爸接話了:“傻丫頭,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俗話還說,不想當將軍的裁縫不是好廚子,就是說不當學子的孩子那是傻子!”
爸爸由于經常上網,網絡語言很溜,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但是我嘴巴上并不服輸,調侃爸爸道:
“爸爸你真有才,上輩子一定是個裁縫!”
“爸爸上輩子是不是裁縫我不知道,但爸爸的衣裳,小時候都是你奶奶給縫的,這倒是真的?!痹掝}不知不覺就轉到了爸爸的童年上。
“我們那時候,平時生活也很苦,像你最討厭吃的雞蛋,我們要家里來客人才吃的到。魚啊肉啊新衣裳啊,一定要過年才有。記得有一年開運動會,學校要求穿白上衣藍褲子,可我就因為借不到白上衣,最后我運動會也沒敢去參加。”
“爸爸,那你們小時候都玩些什么游戲???”
“玩泥巴啊,疊紙煙盒啊,彈玻璃球啊,反正都是些低級的原始游戲?!?/p>
“彈玻璃球是怎么玩的啊?”我問道?!跋喈斢诂F在的高爾夫球,都是往洞里打?!卑职终f。
聽了爺爺和爸爸的童年故事,我想了很多。
是啊,和他們這些40后、60后相比,我們現在這些90后的童年,物質上真是太幸福了。吃穿用應有盡有不說,就算學習上遇到了難題,也盡可以到網上一搜了事。
媽媽講到童年的游戲時,我發現跳皮筋竟是她和我共同的愛好!跳皮筋是相同,跳皮筋的快樂感受上是相同;更多的是不同,不同是因為時代在進步了吧。
爺爺長大之后,“闖關東”去了東北;爸爸長大之后“孔雀東南飛”,來到了紹興;我長大之后呢?我想,不管那時我人在哪里,我的心將永遠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