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有許多經典故事讓我們感動。
然而,現實生活卻令人深感遺憾。當我們身為游客時,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處亂扔亂畫;當我們和同學相處時,總是不注意言行,不拘小節;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時,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看看那些被損壞的公物吧,它們在無聲的譴責;看看那些被踐踏的花草吧,它們在痛苦的呻吟。這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其實,文明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我們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愛心,就會成為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人,就要用文明語,做文明事,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真誠笑臉;文明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相助;文明是和諧相處的師生關系;文明是無處不在的禮貌待人。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品質。
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管住我們的口,不亂說臟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贓物;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梁啟超有句名言:“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同樣,少年文明則中國文明。
同學們,讓我們傳承文明,唱響文明之歌,爭做文明少年,為成為有用于社會的棟梁之才而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