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我們全家回江蘇老家掃墓。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吃到一盆蔬菜,和平時吃的都不一樣,切得細細的,和豆腐干拌在一起,非常鮮美。我指著這盤菜問:“奶奶,這是什么菜啊?真好吃!”奶奶說:“這是馬蘭頭。”我又問:“什么是馬蘭頭啊?”奶奶笑著說:“等吃完飯,我們去挖馬蘭頭,讓你見見馬蘭頭的樣子。”
飯后,奶奶帶著爸爸、媽媽和我去外面地里挖馬蘭頭。我們挎著竹籃子,拿著小鐮刀和剪刀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一片油菜花地里。黃燦燦的油菜花開得正盛呢!奶奶東看看,西瞧瞧,指著田埂上一簇一簇的像草一樣的植物說:“這就是馬蘭頭。”我們按照奶奶說的方向開始挖起來。奶奶還在旁邊指導說:“挖馬蘭頭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太下面,挖到根的話,太老了不能吃;也不能挖得太上面,只剩下葉子,浪費了最好吃的頭”原來,挖馬蘭頭也是一項技術活兒啊!我們正在忙活的時候,媽媽捧著一堆“馬蘭頭”給奶奶看,奶奶叫了起來,“你挖的不是馬蘭頭,是野草。”媽媽奇怪地問:“怎么不是?和籃子里的不是一模一樣嗎?”我和爸爸聽到了,跑過來看。爸爸嘲笑媽媽說:“馬蘭頭的根部是紫色的,你挖的是草,哈哈!”我仔細一看,可不是嗎,真的馬蘭頭的根部是紫色的。這時,奶奶說:“分辨是不是馬蘭頭要注意這幾點:一是葉子的形狀,要是細長的,帶齒形的;二是摸摸葉子表面是毛茸茸的;三根部是紫色的。”聽了奶奶的話,我們都增長了知識,繼續到田埂上挖起了馬蘭頭。不一會,我們就挖了一籃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吃飯時,我又吃到了馬蘭頭涼拌豆干。因為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更加鮮美了,吃了好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