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家門口發現一只螞蟥。我把螞蟥裝入瓶子,用瓦片蓋住了瓶口,打算把這件事告訴外婆。當我回來時發現螞蟥不見了。奇怪,瓶口分明蓋得嚴嚴實實,它從哪逃走呢?于是,我決定再捉一只來探個究竟。
我把抓來的螞蟥放進同一個瓶子里,也用那瓦片蓋住瓶口。剛開始沒有什么動靜。過了一會兒,它爬到了瓶壁,用前端錐子形的“小口”,一擺一擺地探路,它把前半身拉得長長的,后半身一拱一拱地向前蠕動著。過了十來分鐘,它終于來到了瓶口,我心里嘀咕著:看你有多大能耐?我就不信了,就你這個小不點,就能頂開這么重的瓦片?就在這時,一條細“線”鉆出瓶口。仔細一看,原來中間有一條不到一毫米的小縫。只見它尾部吸盤牢牢地粘住瓶壁,它前面的身體移到細縫的一一剎那,竟變成了一條線,一會它就全身逃走了……我被驚呆了。
為了弄清這個奧秘,我立刻上網查詢。原來螞蟥可以根據環境把身子變長、變短、變圓、變細。這是因為當生物體受到刺激時,神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它發現有細縫時,認為有可乘之機,自然興奮,所以身體一端就鼓了起來,而另一端變得像細線一樣。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