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早晨,動物之間發(fā)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
小兔子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哼,我的本領大,每天自己收蘿卜,不像你們,個個靠別人送飯,懶成那樣……”
還沒等小兔子說完,牛就“哞——”地一聲叫起來:“這算什么,要不是我,農民耕地就要靠自己。到那時候,他們已經(jīng)累得直不起腰了,”
“啊呸,拉個地多簡單,你們沒看見我們經(jīng)常幫人們拉車嗎?”一匹大馬跺著腳,甩著頭,驕傲地說。
狗忍不住了:“汪汪,我是人類的朋友,看家、搜救、導盲、捕獵,這些事全不成問題。所以呀,還是我的本領最大!”
突然,一個細小的聲音傳來:“我能把人類和動物的糞便推進洞里,讓人類家園和動物王國變得干凈。”大家低頭一看,是個小屎殼郎!“啪!”一個大熊掌拍了下來:“你有嘛用?像我,還可以保護你們。”
他們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最后還是小鳥出了個主意:去找貓頭鷹博士問問。貓頭鷹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吵鬧中聽出了大概意思,便示意大家停下來,慢條斯理地說:“你們就試試做做對方的工作,小兔子去揀糞球,馬去保護大家,屎殼郎去看家,牛去收農作物,狗去耕地,熊嘛,就去導盲。”
過了一個星期,大家都低著頭,又來到了貓頭鷹的家門口。貓頭鷹問他們怎么樣,小兔子捏著鼻子:“咳咳咳咳咳咳,那,不要再提了,臭死了!我一天要洗九次澡!今天已經(jīng)洗了八次了,我先回去洗澡了……咳咳……”牛垂頭喪氣地說:“因為我力氣大,好幾次把農作物踩壞,人家都怪我……”馬心驚膽顫地回答:“嚇死了,那狼差點抓破我的皮,好疼好疼的!”“嗚嗚,你們看啊,陌生人把我的殼都給踩破了!”屎殼郎抽咽著說。狗抖著身子爬過來:“哎呦,耕地多辛苦,那套在身上的犁好重呀!”熊躲在一旁,小聲說:“大家都知道我的外號叫熊瞎子,我怎么給人家導盲啊?讓別人給我導盲還差不多……”
貓頭鷹聽完動物們的牢騷,語重心長地看著大家:“我們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點,也因此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大家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短處,更應該看到別人的長處。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聽了貓頭鷹的話,頓時安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