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今天回家后種一種植物,觀察它是怎么發芽、生長的。”科學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我開心極了,這可是我最喜歡的事了。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從學具盒里拿了幾顆胡豆放在紙杯里,然后到了點水剛好把胡豆打濕,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這個紙杯放在陽臺上,天天盼著它發芽長大。胡豆的殼漸漸被新芽給脹破了,我見了可開心了,堅持天天給它澆同樣多的水。胡豆在我的精心呵護下慢慢發生著改變發出了嫩芽,一天天長長。我正高興自己會種胡豆了,可是最近幾天發現嫩芽變黃了,用尺子一量還變矮了,好像要枯死了。為什么每天一樣的照顧這幾天會有異常情況呢?我趕緊上網查詢資料。
不查不知道,原來胡豆的知識這么豐富,它還有學名——“蠶豆”。
“蠶豆原產于溫帶,喜濕涼溫潤的氣候,對溫度敏感。發芽的時候最適為16℃左右。營養生長期所需溫度16—20℃。”啊!我對照著看懷疑是溫度太高,連忙拿出溫度計一量“老天,35℃”。原來自己把它放在陽臺上面給曬枯了。我很高興自己找到了胡豆要枯死的原因,連忙把這嬌氣的“蠶豆”轉移到了溫度稍低的陽臺上,既可以享受陽光,溫度又在20度左右。并且用溫度計時刻測量溫度,心理盼望著胡豆早日精神起來。
經過這般科學照顧,蠶豆并沒有好起來,并且看上去已經不行了,奄奄一息,好像生了重病一般。我急壞了再詳細地查閱資料,這才知道還有原因。
“蠶豆喜濕怕漬,需水較多。是一種既不耐旱又不耐澇的作物。種子發芽時,須吸收自身重量1。2-1。5倍的水分。在生長期間要求土壤濕潤,水分充足,這樣植株生長良好,分枝多,嫩莢發育充實。”噢!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缺水了。我在澆水的時候生怕把它泡漲了,因此準備了一個別人沒有用過的針管來,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水,生怕胡豆喝多了水。
小小的蠶豆本以為種起來十分輕松,卻要注意這么多什么溫度、濕度、養料、土壤等知識。看來做事情不光要有熱心還要有起碼的科學常識才能行。以后我還要多去探索更多的奧秘,解決各種問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