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我已經從一個啥也不懂的小女孩變成了一位知名的地理博士,在地理界有很高的聲望。而且還獲得過“諾貝爾”哩!這時,我想起了我的母校,為我的成就打下基礎的母校。所以我決定回母校看看。
我坐著“地鼠3號”地行器,用了不到一分鐘就從美國洛杉磯回到了我親愛的母校—烈士墓小學。我發現當年那幢五層的教學樓,已經是一幢200層的摩天大樓了;一個籃球場大的操場,也變成了一個設施齊全的大體育場了;呼呼作響的風扇,也變成了一臺臺微型空調……
那些同學不知怎么樣了?所以我決定開一個同學會,說干就干吧!我立刻拿出微型電腦,向同學們發出了請帖。
不到一個小時,大家都來了。
不少同學都有很大的成就:想當年班上的“第一字”—馮云,已經是一名著名的書法家了;“書呆子”—廖文瀚是哈佛大學的教授了;當年的宣傳委員唐艷,是一名著名畫家;班上“第一歌”—何瑩,已經是世界第一歌了……
這些都是從小體現出天賦的同學,但也有變化極大的:倒數第一—廖鑫悅,已經是一名著名的化學家了;倒數第二—何杰,已經在醫學界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了;倒數第三—曾東海
還獲得過“諾貝爾”……田鑫艷、華語希、李佩洋等人在商業界小有成就。
同學會開始了,曾東海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成就,我也不甘示弱,展示了我的成就。同學們也接二連三的展示了自己的成就:唐艷教我們了一些繪畫技巧,馮云當場露了一手,何瑩也唱了兩句……之后我們進行了一場聯歡,猜字迷、摸彩球……仿佛找回了兒時的快樂。
時間匆匆的過去了,大家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同學會。約好了下一個二十年一定要在我們的母校—烈士墓小學再相會。
接著我和幾個附近的同學去了我們以前的老師家里,老師聽到我們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十分驚呀地笑了。
我沒有想到短短的二十年,變化竟然會如此的巨大,不管是教學設施,還是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