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的日子里,我已好久沒看見月亮了,今晚它忽然出現了。
那月光柔軟輕盈地從九天之上灑落下來,為沉睡的大地披上一層銀袍,其中還夾雜了點點金斑,如夢幻般飄逸灑脫,多么迷人呀!月光突然延伸到了我的房間里,給玉石般的吊蘭鍍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輝,這使我深深底陶醉了。半響,皎潔的月光再度為吊蘭加上一層光暈,使得吊蘭泛出絲絲冰清玉潔的質感,讓我感覺有些不真實。想摸它,它卻自動纏上了你,像調皮的孩子一樣,一下子圍住你又不放開,怎么甩也甩不走,讓你無可奈何。
接著,它又似天上的蕊宮仙子,悄無聲息底離開,不帶一絲灰塵,并讓你怎么找也找不到。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其間,李白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盤,又擬成瑤臺鏡,我倒要看看月亮到底像什么。
透過窗戶,那不像太陽般光彩奪目的月亮便露出了它的本質,一個并不完美無缺的月亮出現了:它還是月牙的樣子,一輪光環籠罩著,淡淡的,卻顯得無比的美。群星不再追捧它,但它還是同樣地發光,同樣地缺而圓,圓而缺,并靜靜地呆在云端之上,不去和云朵爭寵、炫耀。同時,我發現月亮的變化竟有如此之多。
新月時,像開向銀河的小船,時時刻刻都在動;又像收割星星的鐮刀,把群星一顆顆帶走。滿月時,像反射光芒的鏡子,把陽光反射到夜空中;又像金色的支架,把整個銀河輕輕托起。記得蘇軾說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從這可以看出人與月一樣,月是善變的,有各種變化,何況人呢?
今晚的月亮很美,月光也很美,它們不僅僅美在外表,同樣也美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