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一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科學領域的數學部分,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
2、認知目標:會認讀數字寶寶1-5。
3、能力目標: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
教學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二、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兒歌:1像粉筆會寫字、2像小鴨水里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人自己覺得這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二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數字1-5》
環境創設
1、本次設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的實際情況,我利用直觀的教具,幼兒就能很快的準確描述(1—5)各數,知道數字符號代表的意義。
2、根據數字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數字。
3、設計一棵果樹,樹上有許多蘋果,每個蘋果都是一個數字(1—5)然后讓幼兒根據老師的口令涂上顏色!例如:給標1的蘋果圖上綠色……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5)。
2、區分數字(1—5)。
3、知道數字符號代表的相應意義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1—5)
難點:理解數字符號代表的相應意義
活動準備
1、裝有5個數字卡片的箱子
2、彩色筆若干
3、幼兒的操作材料包:橡皮泥一根筷子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
二、認讀5以內數字。
1、教師:說說數字像什么依次舉出五個數字,讓幼兒說出每個數字像什么?
問題:1、2、3、4、5的形狀各像什么?
2、根據幼兒的描述選擇變成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數字(1像鉛筆能寫字、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掛東西)
3、從數字箱抽卡片,讀數字
教師:請小朋友抽出一張卡片,然后大聲讀出卡片上的數字,這項練習,幼兒輪流從箱子里摸出數字卡片,并讀給大家聽。正確的小朋友掌聲鼓勵,錯誤的小朋友再給他(她)一次機會。大家幫助他說正確,反復進行。
4涂色:(出示大樹的圖)
教師:讓幼兒把樹上的數字1涂成紅色、數字2涂成綠色、3、4、5也用同樣的方法,多次進行。
三、找找數字1和5。
教師介紹材料操作內容:
問題:
(1)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小魚、太陽、數字等)
(2)找找看,圖中有哪些數字寶寶?(1、2、3、4、5)幼兒找出所有數字大聲認讀數字。
四、理解數字代表的相應意義。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操作。幼兒分五組,根據教師提示,在筷子上串上數字。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開始,我用了手指謠,因為我們每只手是五個手指。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我盡量把手指謠和今天我們認識的1~5各數聯系在一起,通過老師和幼兒的對話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出來。幼兒容易理解和掌握,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本次教學內容是,結合綱要的五個領域與幼兒生活的經驗相貼近。自主學習,讓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學習。而且教育活動都以三個級別制定活動目標,體現了課程領域的綜合和滲透,而且還顧忌幼兒的發展水平。
我想,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應該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自主學習,教師和孩子的互動密切配合,教師隨機應變,達到孩子的鍛煉目的,和教學目的。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有被老師調動起來,這是我在以后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通過各位老師的評析,達到了教學目的,本節課的優點就是幼兒大部分都能參與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沒有被調動起來。
通過各位評課老師的點評,如果重新讓我再上這節課,我根據幼兒年齡段的學生特點,探究合作學習。再創新能力方面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保護能力弱得自尊和積極性,讓全體的孩子得到鍛煉和發展。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三
認識數字1-5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5)
2區分數字(1-5)
3知道數字符號代表的相應意義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1-5)
難點:理解數字符號代表的相應意義
活動準備
1裝有5個數字卡片的箱子
2彩色筆若干
3幼兒的操作材料包:橡皮泥一根筷子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
二認讀5以內數字。
1 教師:說說數字像什么依次舉出五個數字,讓幼兒說出每個數字像什么?
問題:12345的形狀各像什么?
2 根據幼兒的描述選擇變成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數字(1像鉛筆能寫字、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掛東西)
3從數字箱抽卡片,讀數字
教師:請小朋友抽出一張卡片,然后大聲讀出卡片上的數字,這項練習,幼兒輪流從箱子里摸出數字卡片,并讀給大家聽。正確的小朋友掌聲鼓勵,錯誤的小朋友再給他(她)一次機會。大家幫助他說正確,反復進行。
4涂色:(出示大樹的圖)
教師:讓幼兒把樹上的數字1涂成紅色、數字2涂成綠色、345也用同樣的方法,多次進行。
三找找數字1和5。
教師介紹材料操作內容:
問題(1)小朋友看看圖上有什么?(小魚、太陽、數字等)
(2)找找看,圖中有哪些數字寶寶?(1、2、3、4、5)幼兒找出所有數字大聲認讀數字。
四理解數字代表的相應意義。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操作。幼兒分五組,根據教師提示,在筷子上串上數字。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開始,我用了手指謠,因為我們每只手是五個手指。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我盡量把手指謠和今天我們認識的1~5各數聯系在一起,通過老師和幼兒的對話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出來。幼兒容易理解和掌握,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本次教學內容是,結合綱要的五個領域與幼兒生活的經驗相貼近。自主學習,讓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學習。而且教育活動都以三個級別制定活動目標,體現了課程領域的綜合和滲透,而且還顧忌幼兒的發展水平。
我想,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應該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自主學習,教師和孩子的互動密切配合,教師隨機應變,達到孩子的鍛煉目的,和教學目的。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有被老師調動起來,這是我在以后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通過各位老師的評析,達到了教學目的,本節課的優點就是幼兒大部分都能參與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沒有被調動起來。
通過各位評課老師的點評,如果重新讓我再上這節課,我根據幼兒年齡段的學生特點,探究合作學習。再創新能力方面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保護能力弱得自尊和積極性,讓全體的孩子得到鍛煉和發展。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四
《認識數字1-5》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科學領域的數學部分,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
2、認知目標:會認讀數字寶寶1―5。
3、能力目標: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
2、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二、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兒歌:1像粉筆會寫字、2像小鴨水里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人自己覺得這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五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數字2》
活動設計背景
讓小朋友數一數每個人有幾只耳朵,幾只手,幾只眼睛,幾條腿等等,并讓幼兒在家中找出數量為2的物品。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2的實際含義,會手口一致的點數2,會從多件物品中取出是2的物品。
2.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初步感知2的實際含義
活動準備
貼絨教具:兩個蘋果,兩朵花,數量為1,2實物卡片,
學具:小塑料球每組一筐
活動過程
1.教師逐一出示蘋果,帶領幼兒反復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2.按實物卡片取物,教師出示數量是1或2的實物卡片,幼兒從筐中取出相應數量的塑料球,邊取邊數,(重點練習取2)
3.講解2的含義,
4.按教師的語言指示取出1或2個塑料球
5.啟發幼兒自己身上或活動室內找找那些物體的數量是2.要求幼兒能大聲的回答。(至少1種)
教學反思
1、我感到應反復舉例說明,讓孩子由淺入深進行理解。
2.對活動課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由適度的自由空間,可以互相找出相應數的實物。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納,因為利用實物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從而使孩子在玩中學習,感到學習是快樂的,而不是一種壓力。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通過平時教學時對孩子們的掌握,可以知道每一位小朋友掌握知識的快慢從而進行因材施教,以至于達到用自己最小的支持達到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中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調節課堂氣氛,比如:有的孩子上課愛打瞌睡,講一些小故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通過活動過程,孩子們快樂的學會了要學的知識,但有個別學生對新知識掌握不牢固,今后在講課需要反復的訓練,以達到每位孩子都能掌握住新知識。
4.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我應該反復的做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游戲,以加深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六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科學領域的數學部分,設計了這節課。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
2、認知目標:
會認讀數字寶寶1―5。
3、能力目標:
1、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
2、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二、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
兒歌:1像粉筆會寫字、2像小鴨水里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
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本人自己覺得這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七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科學領域的數學部分,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
2、認知目標:會認讀數字寶寶1-5。
3、能力目標: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
2、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二、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
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兒歌:
1像粉筆會寫字
2像小鴨水里游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小旗迎風飄
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本人自己覺得這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八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4》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4,理解數字4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2、進一步理解4以內數之間的量的關系。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卡1——4數字卡、4面小旗、4本書
學具: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認識數字1、2、3。(拍手游戲)
師:現在我們來玩拍手游戲,老師拿出一張數字卡片,小朋友看看是數字幾,數字是幾就拍幾下手,看看那個小朋友最聰明了。(拍完后說說:數字幾,你們拍了幾下)
二、學習4的形成
1、出示圖片,引出課題
(1)小朋友看看老師帶什么來了?出示3面小旗,讓幼兒說出小旗的總理,并用手指比劃出來。
(2)提問
如果再添上一面小旗是幾面小旗?再出示1面小旗,引導幼兒說出3添上1是4。
教師將講述過程,幼兒操作,集體說出結果:3面小旗添上1面小旗是4面小旗。
(3)、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本書添上1本書是4本書。
(4)、教師將講述過程,幼兒操作,集體說出結果:3本書添上1本書是5本書。
(5)、教師演示,幼兒集體說說4的形成。
三、復習3的形成
1、拿雪花片(請小朋友拿3個雪花片,看看怎樣變成4個雪花片,集體說說操作過程)
2、變手指數量。
四、初步認識數字
1、問:4面旗子、4本書、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小結:數字4可以表示4面旗子、4本書。
2、請小朋友找找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
五、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幾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有幼兒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九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學習10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1—10的數字和草莓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9
1、老師出示數字,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并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2、老師出示數字磁性教具1-9,讓幼兒猜猜哪個數字寶寶不見了。
二、觀看多媒體學習數字10
1、幼兒認真觀看,老師提問
并出示數字10。(認讀、10是由一個1和一個0組成的,1在前,0在后)
2、美麗的花兒引來了許多的蝴蝶,大家來數數飛來了幾只蝴蝶呢?(老師出示10只蝴蝶)
3、交給幼兒正確的數數方法。
4、說說生活中用數字10來表示的物體。
老師小結:10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10的東西。
5、幼兒操作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師:果園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開來什么運水果?(火車)對,是火車,再看看老師帶來的火車廂上有什么?(數字)
1、請幼兒一起復習火車廂上的數字1—10。
2、每個幼兒都有一張草莓水果卡片,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卡片里有幾個草莓,再將水果卡片放入教師規定的數字車廂里,如教師說把草莓裝入6號車廂里, 持有草莓6個的幼兒便將草莓卡片放入6號車廂內。直到幼兒將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車廂。
3、教師說出車廂號,幼兒說出車廂里裝的是幾個草莓。反復練習,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十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4》含反思
設計背景:
我們班幼兒年齡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兒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兒喜歡觀察新鮮事物,樂意在玩中學識。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通過卡卡熊過生日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并展開教學。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4,理解4的意義。
2、幼兒根據數字4,拿出相應的食物,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能夠順數1―4。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重點難點:
幼兒數物拿出對應的數字。
配套課件:小班數學課件《認識數字4》ppt課件
下載地址:
活動準備:
1、多張數字卡1、2、3、4。
2、ppt課件、學具材料、黑色畫筆。
活動過程:
一、課前活動
教師自編手指游戲
二、情景引入、教學內容
卡卡熊過生日,ppt出示卡卡熊和生日蛋糕圖片。
三、新課教學
小班數學詳案教案《認識數字4》含ppt課件
四、游戲
1、師幼兒互動,教師說,幼兒對數,找數。
2、幼兒互動。
教學反思
認識數字4是一節園本教研活動課。備課前我考慮較多的是幼兒的傾聽力和注意力,怎樣設計才能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又可達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兒好動好玩喜歡小動物這一特點,設計較多的動物圖片、食物卡片、游戲等來輔助教學。上課的時候自己感覺還好,可是課后一想,與老師們的交流,覺得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的。首先,活動環節缺少課件,如果運用課件教學,圖片的展示就會更加生動富有情趣。在慌忙之中板書稍亂了點,幼兒在看我展示圖片時視線零亂,幼兒注意力分散,沒有很好的`跟著我的思路走。其次,幼兒生性好動,在幼兒操作互動環節欠缺完整性,沒有面面具到,只能顧及個別。最后,在第三環節的第4環節中,在新舊知識的交接處,沒有給幼兒足夠的時間,語言上缺乏引導性,使幼兒在操作上處于零散狀態,沒有更好的提升幼兒的思維發展空間。還好的是聽課的老師和有經驗的老師對該節課的設計環節、教師的語言表達與歸納、師幼的互動、幼幼的互動環節上還是給予肯定的。如果我重上這一課,我會再次理清教學思路,把我自己的反思、總結,教師們的建議再次進行提升。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十一
《1―5的認識》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這節課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
《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在教學“認識1――――5”這節課中,依據課標精神,我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系,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通過培養學生建立數的概念,使學生感到數字就在自己身邊,運用數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許多現象。
本節課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游一游。開課伊始,師生交談:“今天的課堂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片,想不想看看?”學生們聽后情緒高漲,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在游覽動物園過程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讓學生說說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幾個?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5”這些數來表示?通過創設這個兒童喜歡的情境,既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在觀察、表達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了1-5這些數,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字的意義。
為了進一步“認識1―5”各數,我注重引導學生去動手操作、自主實踐和合作交流。主要通過下面四個環節來進行:
1、數一數。
教師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問用數字幾來表示?添上1根是幾根?用數字幾來表示?……
2、擺一擺。
引導學生擺學具(圓片)按要求擺出相應數量的學具。(1-5個)
3、寫一寫。寫數字是學生初次接觸,先由學生觀察老師范寫,再讓學生自己試一試,把這些數字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1寫到5。寫完后小組內的小朋友相互評價,師生互評。教學時也可以引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數字的字形。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4、說一說?!皩W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字,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師生共同研究、探討的重點。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5這幾個數字?學生找找周圍生活中1―5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舉出各種以一個數字為代表的實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數字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再現了數字的意義。
在學生進行回答問題或練習時,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積極反饋。讓學生體會到只要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評價。如學生觀察畫面時,依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課堂評價:“你觀察到的這么多,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只要認真觀察就會有多的收獲!你在觀察時還做到了按一定的順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依據學生情況,進行課堂評價:“你的動手能力真強!把你想到的動手擺了出來,真了不起!”。通過及時、個性鮮明、特點突出的評價語,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之,本節課重視了學生通過學具操作主動參與學習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生在觀察、操作、嘗試、交流、合作等數學活動中,感受了數的意義,初步建立了數感,同時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但是從課堂學生掌握情況反饋來看,學生在“寫一寫”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難。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感覺此部分教學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對數字的書寫,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確的格式書寫1-5這幾個數字。因此,今后課堂教學中還應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有的放失的進行課堂教學。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1-2;
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
3、會用手指頭表示1-2;
4、會寫1和2;
教學重、難點:寫1和2
教學準備:課件、貼紙、數字卡片1-2、可數的物件
教學時間:學習1-220分鐘,寫1和215分鐘,5分鐘互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會數數嗎?那你們知道數字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嗎?(阿拉伯數字)那你在哪見到過數字?(出示課件)
2、師:從今天起咱們就要來學習這些數字,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咱們要來比一比看一看,看誰的數字學得好!
二、新授
1、師: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手指。你們知道哪個手指表示1嗎?那你覺得哪個手指做起來最舒服?那我們可以用食指表示1。誰會寫1,那就更厲害了。(指名)
2、齊讀,指名讀。
3、師:1像什么?(1像鉛筆來寫字)(出示課件)
4、(出示課件)咱們來數一數5、師:這有幾只小鴨?(出示課件)引出2有誰會寫2?(指名)(齊讀)
6、師: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1和2。
四、作業寫1和2各20個。
教學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課開始慢慢懂規矩了,基本消滅亂走動現象。1和2大部分寫得不錯。4、5人動作較慢,2、3人不會動筆。重要的是把習慣培養好了,再開始慢慢教學。
認識數字3、4和5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3-4;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3、會用手指頭表示3-5;4、會寫3、4和5。
教學重、難點:寫3、4和5。
教學準備:課件、貼紙、數字卡片3、4和5、可數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3-520分鐘,寫3、4和515分鐘,5分鐘互動教學過程:
一、復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請生用點點表示1和2。
3、請生用物體表示1和2。
4、請生背數字兒歌。
5、請生寫1和2。
二、新授1、這是數字幾?引出3(出示課件)。數一數有幾只小鴨子?用點點怎么表示?誰會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聽聲音)(出示課件)誰會寫3?來數數有幾只耳朵?
2、看看老師的手指是幾?引出4。用點點表示。數一數有幾只耳朵?你們有幾只耳朵呀?誰來幫我數四只粉筆。誰還能數出4個其它物體?怎么寫?像什么?(4像紅旗迎風飄)(出示課件)數紅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誰來用點點表示。想知道怎么寫嗎?(出示課件)像什么?(5像稱鉤來買菜)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3、4和5。
四、作業寫3、4和5各8排。
教學反思:有些孩子3和5寫不好,有些孩子喜歡用以前的手勢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為了以后用手指算數時更加方便,要求學生用大拇指表示5。
認識數字6和7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6、7;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3、會用手指頭表示6、7;4、會寫6和7。
教學重、難點:寫6和7。
教學準備:課件、貼紙、數字卡片6和7、可數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6-720分鐘,寫6、715分鐘,5分鐘互動教學過程:一、復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1--5。
2、請生用點點表示1--5。
3、看點點表示數字。
4、請生背數字兒歌。
5、看圖填數字。
6、按順序填順序二、新授1、這是數字幾?引出6(出示課件)。用點點怎么表示?誰會用手指表示?6像什么?(6像口哨吹得響)(出示課件)誰會寫6?來數數有幾只口哨?
2、看看老師的手指是幾?引出7。用點點表示。數一數有幾只口哨?誰還能數出7個其它物體?怎么寫?像什么?(7像鐮刀割小草)(出示課件)數鐮刀。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6、7。
四、作業寫6和7各8排。
教學反思:學生基本上上都會寫,但“7”有少數同學會寫反。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寫1-5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3、利用“野生動物園”圖,使學生初步感知“用數學”的樂趣,同時滋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愿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老師這兒有一幅美麗的圖片,想不想看看?(出示課件)
二、實踐探索,合作交流:
(一)從具體的人或物的數量抽象出數。
1、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幾個?請你和你的同桌小聲地說一說。
2、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幾個?相機認識1-5這些數。
3、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5”這些數來表示?
4、引導學生再次認讀1-5這些數。
5、師:這里是小動物和諧、幸福的家園,當你來到這里參觀游玩時,你會怎樣做?(進行環保教育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二)深入體會數序。
1、數小棒。
教師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問用數字幾來表示?添上1根是幾根?用數字幾來表示?……
2、擺學具(圓片)
擺出相應數量的學具。(1-5)
3、口答:看誰回答又快又好。
1的后面是幾?3的前面是幾?……
(三)學習1-5的寫法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1-5這些數,怎么寫才能既規范又美觀呢?
1、說說1-5各數像生活中的哪些東西?
2、學習寫法:
兒歌:1像小棒斜著放,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揚,5像彎彎衣帽鉤。
(1)教師示范(2)學生試寫(3)師生點評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舉字卡游戲。
教師說數,學生舉字卡。
2、擺小棒游戲、。
用2-5根小棒擺出圖形。
3、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個數還可以用1-5來表示。
四、全課總結,點明內容。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十四
一、教學設計反思: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1-5各數的含義,知道其大小和順序2、學生能認、讀、寫1-5各數
3、感受理解數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因此,我設置了讓學生自主觀察、親自動手操作擺小棒的教學環節,能使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體會本課內容。
二、教學過程反思:
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生自己觀察主題圖片,然后來說一說自己的發現。這個環節對學生來說簡單,他們可以隨便說自己發現的,但是如果能有序的說出物體的個數卻很難。這一環節學生整體反應不錯,能準確的說出每件物體的個數。第二個環節是1-5各數的順序問題,我借助貼花朵的方式來使學生明白各數的順序問題。第三個環節是認讀寫1-5各數,這一環節中時間并不夠用,導致4和5的讀寫沒有教。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反思:
1、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就是時間分配的不合理,不僅沒有教完數字的寫法,而且課后習題沒有做,這就導致了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不能及時明白理解。
2、在教學過程中第一環節里出現了口誤,在物體的量詞方面,比如,一朵向日葵,我說成一個向日葵。
四、改進措施:
1、要設計整個教學過程的時間分配,比如,引入部分用多少時間,新授部分多少時間等等,要留出做練習的時間。
2、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在備課時要反復斟酌詞語的使用。
3、向有經驗的老師多請教,仔細研究書中內容,揣摩編寫意圖,做到不遺漏每一個教學知識點。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反思 小學數學1-5的認識教學反思篇十五
《1-5的認識》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課的教學反思怎么寫?下面是關于《1-5的認識》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5的認識》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這節課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
《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痹诮虒W“認識1----5”這節課中,依據課標精神,我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系,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通過培養學生建立數的概念,使學生感到數字就在自己身邊,運用數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許多現象。
本節課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游一游。開課伊始,師生交談:“今天的課堂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片,想不想看看?”學生們聽后情緒高漲,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在游覽動物園過程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讓學生說說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幾個?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5”這些數來表示?通過創設這個兒童喜歡的情境,既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在觀察、表達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了1-5這些數,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字的意義,
為了進一步“認識1—5”各數,我注重引導學生去動手操作、自主實踐和合作交流。主要通過下面四個環節來進行:
1、數一數。
教師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問用數字幾來表示?添上1根是幾根?用數字幾來表示?……
2、擺一擺。
引導學生擺學具(圓片)按要求擺出相應數量的學具。(1-5個)
3、寫一寫。寫數字是學生初次接觸,先由學生觀察老師范寫,再讓學生自己試一試,把這些數字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1寫到5。寫完后小組內的小朋友相互評價,師生互評。教學時也可以引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數字的字形。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4、說一說?!皩W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字,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師生共同研究、探討的重點。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5這幾個數字?學生找找周圍生活中1-5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舉出各種以一個數字為代表的實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數字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再現了數字的意義。
在學生進行回答問題或練習時,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積極反饋。讓學生體會到只要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評價。如學生觀察畫面時,依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課堂評價:“你觀察到的這么多,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只要認真觀察就會有多的收獲!你在觀察時還做到了按一定的順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依據學生情況,進行課堂評價:“你的動手能力真強!把你想到的動手擺了出來,真了不起!”。通過及時、個性鮮明、特點突出的評價語,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