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一本日本有史以來銷售量最大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是一個淘氣的孩子:把學校桌子開開關關;上課時,走到窗前和馬路上的“宣傳藝人”打招呼;上課時,大聲地問燕子“你在做什么”;在書桌上畫畫……因為她,老師受到了很大干擾,所以,她一年級就被退學了。后來,她來到新學校——“巴學園”,在小林校長耐心地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了我身邊的一件事:前幾天,我的妹妹到我家做作業。她有一道題不會做,來問我,我正在看書,聽了妹妹的話,看了一下她的題,隨便講了講那道題的解題思路,可能是我講得太“深奧”了吧,也可能是我講得太快了吧?妹妹眨巴著眼睛,一動不動看著我,嘴里直嚷嚷:“姐姐,我聽不懂嘛,我聽不懂嘛……”我不耐煩地,沒好氣地說:“你真笨,這么簡單的題也不會做,自己動腦筋!”妹妹聽了我的話,不再說話了,而是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眼淚差點都掉了。這時候,媽媽看見了,走過來說:“鈴鈴,你已經四年級,她才一年級,這些字她都不認識,當然不會做,你要把題目讀給她聽,她一定會做的,你要耐心點呀!”“媽媽,那你去教她好了嘛!”我撅著嘴說。沒想到,一分鐘不到,媽媽就教好妹妹了,妹妹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媽媽笑著對我說:“你看,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關鍵就在于你的方法。”聽了媽媽的話,我慚愧極了。
現在讀了這本書后,我更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是呀,只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一定能教育好所有的孩子。我以后也要像媽媽、小林校長一樣耐心,一樣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