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暑假,奧運(yùn)會將在我國北京舉行,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候啊!每個公民都積極投入到奧運(yùn)會的賽前準(zhǔn)備中。這不,連我家都不例外,且不說爸爸媽媽和我了,連奶奶都已經(jīng)跑步著去買菜,盡管每次都是跑到一半就跑不動了。
奧運(yùn)會就要來臨,緊張的氣氛也來了,看著別人都加入了運(yùn)動的熱潮,我們一家也都心癢難耐,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運(yùn)動方式來做迎奧運(yùn)賽前準(zhǔn)備。
爸爸選擇的是舉重,家里沒有啞鈴,爸爸立刻像身后有只老虎在追他般跑到超市去買了一雙啞鈴,再以“光速”的速度跑了回來,以往要跑1小時的路程,爸爸跑了40分鐘就完成了。爸爸還告訴我們,旁邊還有一輛4路公交車在跟著他跑,但是后來就超過他了,后來我奇怪地問爸爸:“爸爸,4路公交車是直通商場的,你為什么不坐呢?”爸爸有點(diǎn)窘迫地說:“我不是在運(yùn)動嘛!”后來我才知道爸爸不坐公交是因為他根本就沒零錢。
媽媽選擇的竟然是跳繩,每天都在書房里跳。但因為繩子是我的,很短,媽媽如果要跳就得弓著身子,我說這是一只剛出水的蝦米,爸爸說這是剛起跳的青蛙,最后奶奶還不忘感嘆一句:“真是賽前的活受罪啊!”說完還不忘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把媽媽氣得七竅出煙。
我和奶奶選擇的是跑步,一想到這個,我立刻會把哭喪的表情擺在臉上。記得周未我和奶奶一起去買菜,我和奶奶打算跑步,跑到一半,奶奶不小心把腳別了,害得我花了比平時多兩倍的時間的力氣扶著奶奶到菜市場,后來我和奶奶把這確定為欲速則不達(dá)的典形范例,我和奶奶也為此受了媽媽一場指責(zé)。爸爸正色道:“這完全可以設(shè)定為你媽媽報那個跳繩事件的仇而把你們訓(xù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