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我讀了《奧運精神伴我成長》這本書,知道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與今天、奧林匹克與中國、奧林匹克精神和啟示等許多知識。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這么一個故事:在第四屆倫敦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上,跑在前面的是意大利運動員多蘭多皮特里。其實先開始跑時,由于旅途疲勞,他居然向相反方向跑了,在觀眾的幫助下,他最終趕上來了,并且一直跑在前邊。但是由于天天氣炎熱,體力消耗太大等原因,他摔倒在半路上,但他沒有放棄,爬起來繼續跑。接下來的路程,觀眾們就看到這么一個動人的畫面:極度疲勞的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跑道上,又一次又一次地掙扎著爬起來。觀眾們被他的這種精神感動,為他鼓掌,為他歡呼。然而,在離終點不遠時,當他再一次跌倒后,再也沒能爬起來。由兩位好心的觀眾扶著,一步一步艱難地挪到了終點。雖然皮特里沒有獲得冠軍(因為奧運會組委會有明確的規定,選手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單獨完成比賽),但他的名字仍被載入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史冊,他被稱為是奧運史上最頑強的人。
是什么使皮特里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又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是什么使皮特里在極度疲憊的情況下,第一個走到了終點?不是別的,靠的是堅強的意志和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
然而,我們小學生平時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遇到一點小困難,就猶豫了,退縮了。這怎么行呢?要知道,我們這些花朵是祖國的未來,現在這么一點小苦頭都吃不起,將來用什么來建設家鄉,建設祖國?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自認為自己也算比較刻苦的,但是對照英雄,我覺得還做得不夠。冬天怕冷,老縮在被窩不肯起床;夏天太熱,老要開空調;作業怕困難,碰到難題不肯鉆研等等。我想起有一個冬天,我應該到老師那寫毛筆字,但是看看天氣這么冷,手都凍僵了,還怎么寫字?我就退縮了,盡管爸爸媽媽一再勸我,老師還打了電話來叫我,我還是當了逃兵,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
所以,要想長大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應該從平時的點滴做起,從小鍛煉自己,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做一個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人。